颂莲与葛薇龙女性形象之比较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谢芳
[导读] 苏童与张爱玲都是擅长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但因两人的性别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描写,表现出文学作家们出对女性生存命运的关注。本文将苏童作品《妻妾成群》中的女主人公颂莲和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女主人公葛微龙两者的女性形象加以比较,从中揭示其颂莲与葛微龙女性形象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女性文学中女性悲剧的原因。

谢芳  (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650091)

摘要:苏童与张爱玲都是擅长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但因两人的性别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描写,表现出文学作家们出对女性生存命运的关注。本文将苏童作品《妻妾成群中的女主人公颂莲和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女主人公葛微龙两者的女性形象加以比较,从中揭示其颂莲与葛微龙女性形象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女性文学中女性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 :颂莲,葛微龙,女性形象,女性命运
        一、颂莲与葛微龙两者女性形象的相似之处
      (一)个人经历
      《妻妾成群》中的颂莲被抬进陈家的时候是十九岁,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白衣黑裙,身影单薄纤细。《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微龙是由上海到香港求学的普通中学女孩,颂莲与葛微龙都是
年轻貌美、受过文明新式学校的教育的。在苏童与张爱玲的作品中“父亲”这一形象大部分是抽象的,既世故又自私的负面形象。“父亲”这一形象的缺失对颂莲与葛微龙来说的影响是很大的,家庭的不完整、导致她们,在生活中既渴望爱,却又不被爱因父亲欠债自杀,继母给她两个选择,一是做工,二是嫁人,颂莲选择了后者。而在,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微龙由于不愿追随父亲回上海才选择去投奔姑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颂莲与葛微龙都是缺乏父爱的
        (二)对金钱富贵的欲望
  有句老话说的好:“一分钱可以难住大英雄。”更何况是像颂莲与葛微龙这样柔弱的小女子。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会对金钱与富贵更加的渴望。颂莲选择嫁给了有钱人家当小妾,不愿吃苦去做
工。父亲死了以后没有人再能给她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那么她肯定会对金钱很敏感。而葛微龙在金钱与物质方面的欲望似乎表现的比颂莲更加强烈从葛微龙到姑母家的那一刻起,衣柜里面的华丽的衣服,她试衣服时无意之中虚荣之心就露出来了。对金钱与物质的强烈欲望,无形之中战胜了她最初的那份单纯。最终她得到了男人和金钱富贵,为了这些物质而抛弃了自己的最初所追求的幸福,沦落成为赚钱的“工具”。
       ( 三)在挣扎中堕落
        在现实生活中最可怕的不是一个人的堕落,而是那个人明明知道自己在堕落,却没有能力去改变,或者说不愿意去改变。颂莲最初也是有现代女性积极意识的,后来以一种放纵的方式挣扎,最后
在强大的男权世界中妥协无论是为了在陈府争得一席地位,还是对飞浦的那很明显的爱意,都是颂莲的挣扎。当她说到“女人只能够像金丝雀,像花花草草,什么都像,就是不能够像人”,她的内心应该是充满了无奈与苦痛,陈的无情、与其他三位姨太太们之间的争斗,飞浦的逃避和懦弱等,都让颂莲选择了堕落。葛微龙发现自己正在堕落时,她想逃避堕落后来当她发现姑妈不检点,心里是懊悔过的,再到后来只会一味地自欺欺人。其实这些都是她们自己内心挣扎的表现。
       二、颂莲与葛微龙两者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
      (一)生活中的对立冲突模式不同
     苏童以男性的独特视角去写女性,小说中以一种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冲突的模式来表现女性的悲剧形象,而张爱玲以女性的视角去写女性,以一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冲突模式来表现女性的悲
剧形象的。


在《妻妾成群中其实还也可以通过颂莲与其他几位姨太太之间的关系来突出表现颂莲的女性形象。颂莲生活中的主要冲突对立是与其他女人之间展开的。比如像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二太太,与封建教条格格不入的三太太,不甘心做丫鬟的雁儿。苏童小说中的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斗争是永不停歇的,这次是颂莲,下一个又是另外一个“颂莲”。张爱玲说曾说:“女人……女人讲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这是永恒的命题。与葛微龙冲突与对立的方式主要是在男人与女人之间展开的,她爱上了登徒浪子乔琪乔,薇龙为了和他在一起,出卖身体,还给司徒协当情妇。张爱玲作品中的许多女性以最终嫁个富豪人家,作为女人活着的唯一价值。这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反映出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
     (三)两者的反抗方式不同、结局也不相同
      颂莲知道父亲自杀时表现的异常镇静和独立,没有大哭或崩溃,从这里可以看出颂莲的性格中刚强的一面。颂莲太过于孤傲,对大少爷飞浦的好感与挑逗,任性的,拒绝陈佐仟过分的性要求。这样
做只会让她失去宠爱。她最终将放纵弃置,接受陈佐仟的侮辱与贬损,一次次的反抗冲突导致了一次次的堕落,最终导致颂莲精神失常。葛薇龙在小说中一直是个唯唯诺诺又善于自我安慰的女性形象,就算是看到乔琪乔背叛了自己,也只不过是用泪水来反抗。从这些看来颂莲是一个敢于用行动去反抗的女性形象,薇龙更多的是用内心的挣扎去反抗,并且最后往往是感情战胜了理智。颂莲最后精神崩溃疯了,微龙最后是清醒的沦为了交际花。
        三、颂莲与葛微龙女性悲剧的原因
       (一)传统的女性意识的根深蒂固
       等级观念、伦理观念、金钱与婚姻,犹如深不见底的深渊一不小心掉到里面去就再也无法挣脱,女性的生存反抗意识虽然已经有所觉醒,但其实女性并没有跨出传统女性悲剧的怪圈,仍然在卑微中
挣扎度日,在男性的世界中低头屈服、抽泣。即使有自我意识的颂莲也仅仅限制在形式上的反抗,女人为了男人创造的爱情生活和金钱生活而存活附属于男性。葛微龙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有进退的,但她都自我的放弃了进的那一步。
         (二)对物质、金钱的依赖:经济不独立
       《妻妾成群》中颂莲与陈佐仟曾谈到过女人和金钱的关系的话题,金钱是一切的基础,女性的对男性的依附也是对金钱的依附。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女性想要获得自由首先是从
家庭中独立出来,取得经济的独立。若是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来维持生存和生活,必然会抵抗不了金钱和物质诱惑。父爱的缺乏,经济的不独立,对爱情的渴望,感情无处寄托,颂莲与葛薇龙只能一味的堕落。
        五、结语
        如果说女性外在的复杂生存环境是不可抗拒的,但自身的传统意识则是最大致命的弱点,颂莲与葛微龙的女性形象表现出来的在本质上是一种宿命论。虽然男性与女性在生理上有自然差异,但不应
该有尊卑低劣之分。苏童与张爱玲都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深刻的描写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去思考女性命运的生存问题。 在颂莲与葛微龙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世界的命运悲剧,与此同时女性的自我反省与变得自强独立这些问题就是苏与张的小说带给我们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童.妻妾成群[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3
[2] 张爱玲.张爱玲小说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3] 刘小晖.张爱玲与苏童笔下女性形象比较[J].临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