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高艺术感染力——初中音乐欣赏课与美术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林曼斯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校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对于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本文也结合初中校园内部,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到音乐欣赏课程中美术教学内容的融入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而

汕尾市实验初级中学 广东省 汕尾市   林曼斯     5166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校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对于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本文也结合初中校园内部,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到音乐欣赏课程中美术教学内容的融入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后续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寓教于乐;艺术;感染力;初中;音乐欣赏课;美术
         前言:在最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成为了校园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标准,通过有效教育工作的实施,教师还需要关注到当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审美教育的欠缺,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本文就是结合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开展情况,重点了解到美术在其中的具体融合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从而提高艺术的感染力,促进学生的进步。
         一、从不同的色调,感应不同的音乐情绪
         德国的美学家在感官联觉的角度曾经指出:人的每一个感官都不是孤立的,还需要一个感官的分支,相互之间进行替代,一个感官影响另一个感官,以此作为回应,这也就是人类各个感官中的共鸣。音乐中的声音,以及美术中的色彩,在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都属于一种声波,指的就是声波和光波。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带领学生对良好音乐作品的欣赏阶段,融入美术的知识内容,能够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更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
          借助色彩属于一个音乐欣赏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方法,可以用作有效的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内心情感。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樱花》的时候,因为这部作品出自宫崎骏的动漫,具有一定的特色,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对学生产生感官上的刺激,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在欣赏动漫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樱花的美丽,以及了解宫崎骏作品中岁月静好的情感。这些都能够为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作品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够把美术中的色彩融入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和进步。



          二、用简单的线条,感知不同的音乐元素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拥有着多种对于基本信息进行加工、运算和机制存在的能力,这也属于人们一种特定的输入物。这种机制和系统主要就是由遗传编织而成的,由于某种内在或者外在所提供出信息给予的激发所引发出来的,在学生听到音乐之后,能够用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简单的线条,这就是学生感知到的音乐元素。所以教师还需要利用初中阶段学生这一特色,引导学生更好地对音乐元素进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音乐所具有智能的核心就是与音乐有关的敏感性,指的就是对音调和节奏的加工,音乐实际上是无形而又有声的心灵之所,教师还需要利用最为简单直白的方法,把音乐的关系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尝试使用简单的线条加工和感知音乐的元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捕捉到自己在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所出现的音乐灵感。例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塞》这首管弦乐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自由地用线条进行音乐的描绘有些学生当听到音乐中不同起伏音调时,所画出的线条和波浪也是不同的,这些都能够代表学生在欣赏音乐阶段自己的思想意识已经融入到音乐的内部。同时,学生描绘出的线条能够直接反映这首乐曲的高低起伏之感,这也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美术的融入,能够利用简单的线条把音乐元素展示出来,以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效果,让学生迅速了解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程度,以此检验自身学习的成效。
        三、绘优美的画面,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
        音乐是一个流动的画面,在初中的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学工作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在编撰旋律、绘画美妙的图片,所以在欣赏女声独唱《美丽的国土》这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自己提前准备好纸和笔。在播放出去之后每一组学生负责一段音乐,让学生在听到音乐之后,用自己的笔绘画出音乐形象的感知。其中描述的不仅仅是音乐歌词中所演唱的内容,更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绘画,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展现出来在活动结束之后,把所有的图画按照段落依次排序,就可以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学生通过动手绘画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乐曲,也能够在相互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其他同学对于音乐作品欣赏内心的想法,以便于能够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使学生一边领略音乐的意境,一边描绘优美的风景,真正的实现课堂上的恬静秀丽岁月静好。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仅仅是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开展枯燥性的教学模式,这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本文结合以上的内容,以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为例,重点了解到美术在其中的具体融入方法,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以此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霞.构建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桥梁[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4).
[2]顾晓红,杨秀红.浅谈美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无锡教育,2019(12).
[3]张伟,美术和音乐欣赏教学的融合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