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杨丹丹
[导读]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记忆、数学题目解答、数学思维拓展上,而对传统数学文化则是存在忽略状态。教师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高中生只是为了解题而学习数学知识;而不能以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数学学科学习。教师通过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数学解题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的判断、推理意识形成,从而提升

杨丹丹     抚州市东乡实验中学  331800
【摘要】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记忆、数学题目解答、数学思维拓展上,而对传统数学文化则是存在忽略状态。教师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高中生只是为了解题而学习数学知识;而不能以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数学学科学习。教师通过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数学解题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的判断、推理意识形成,从而提升高中生课堂教学整体水平。
【关键词】传统数学文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6-01

        引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高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在开展课堂数学教学时,出现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形式固化、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不能激发起高中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导致高中数学存在“老大难”现象。为了改善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数学学科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数学文化,帮助学生在另一个切入点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降低数学学科难度,促使学生在保有精神财富的同时,具备高超的数学解题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备战高考做好准备。
        一、渗透传统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高中数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学习的自信,为了帮助学在课堂学习中找回自信,教师通过渗透传统数学文化的方式,来引导高中生深入学习与思考,并为高中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学习动力,让高中生将“重成绩、轻文化”的理念,转移到“成绩与文化”互相促进发展的理念上来,进而帮助高中生对数学学科进行重新认知,总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在高中数学教材中,会有许多关于数学文化的定理、概念、公式等,高中生在记忆时容易混淆,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师引用传统数学文化内容,通过介绍著名数学家的数学事迹和贡献,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比如:在学习高中几何知识时,教师通过介绍费马、笛卡儿的数学贡献,帮助高中生在数学思维的感染和熏陶下,建立数学意识、增强数学能力,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进行良好记忆和应用。通过这些著名数学家的传记,来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进而增强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二、渗透传统数学文化,开展文化课程教学
        在学习高中数学学科时,教师可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传统数学文化教学活动,通过结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逐步渗透传统数学文化的内容,帮助高中生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掌握数学算理、概念应用方法等。教师要针对高中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专项培训练习,通过开展具体的文化课程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自习时间、课下时间等,组织学生听取高中传统数学文化主题讲座,让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知识认知,对高中数学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进而全面增强高中生的数学学科综合成绩。在主题讲座中,教师要向高中生介绍数学的历史、数学的思想、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应用范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数学文化来提高数学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整体水平,让学生在传统数学文化的熏陶下,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全面增强数学综合能力。
        三、渗透传统数学文化,增强学生实践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渗透传统数学文化的目的是:锻炼和增强高中生的数学实践意识,让高中生在数学学科实践学习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能力。要根据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充分渗透传统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增强实践意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能力。虽然数学学科在高考成绩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教师也要将成绩与文化并重,让高中生以传统数学文化为基础,来提高数学学科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得到发散和提升,从而锻炼高中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技能出发,通过自主学生、自主提升,来增强教学技能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学科,进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细化教学过程,运用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来激发高中生的传统数学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全面提升数学学科综合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渗透传统数学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认知,促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以保证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成绩得到平稳提升,为备战高考做好丰富准备。另外,将传统数学文化内容,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高中生在思想上了解数学、在能力上掌握数学;在认知上探究数学,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玲玲.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及其途径[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1):10.    
[2]袁志国.浅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教学课堂的渗透[J].数学教学通讯,2014,(30):27-28.DOI:10.3969/j.issn.1001-8875.2014.30.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