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郑涛
[导读] 化学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交流性,如果仅靠传统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成效。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互动式教学法”的巧妙、合理、科学、精准运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带动学生兴趣性和自觉性的提升,从互动情境创设、互动形式创新、互动引导深化三个层面入手,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郑涛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中学  四川  阿坝  624500
【摘要】化学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交流性,如果仅靠传统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成效。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互动式教学法”的巧妙、合理、科学、精准运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带动学生兴趣性和自觉性的提升,从互动情境创设、互动形式创新、互动引导深化三个层面入手,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初中化学;教学应用;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61-01

        一、以互动情境创设为载体,强化学生互动兴趣激发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其中涉及的知识量相对较大,特别是化学实验、化学公式、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相对较多,但化学教学的课时量安排不足,这就造成了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内容的学习,这样无形之中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也会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产生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一些学生还会产生较强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导致很多学生难以进行互动学习的有效开展。基于此,着眼于初中生化学互动兴趣的有效激发和释放,教师应当积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将新课程的教育思维理念贯穿和融入其中,强化前沿性、先进性教育方法手段的运用,从学生互动课堂兴趣度和参与度的提升入手,注重实现良好互动情境的创设,强化图片、实物的展示和提问的灵活性、灵动化应用等多种方法模式的实施,将良好的互动情境创设和提供给学生,以期实现学生化学课堂参与有效性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空气的物质构成”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着眼于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深化,在进行氮气组成成分相关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式教学法,利用提问的方式强化对学生思考的启发,比如:“刚刚我们队空气中最大组成成分的氮气对于物质进行了讲解,那么为什么早期氮气没有被发现和提出呢?”在这一问题的启发和引领之下,由于很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化学知识进行了提前预习,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够得出“氮气化学性质相对不够活泼”的正确结论,教师再以此为载体,强化对学生思考和思维的进一步引导,使之更加趋于深化。这样的情境问题创设方式能够将便于交流、沟通、互动的环境和氛围提供给学生,为互动式教学法的深入实施打下坚实铺垫。
        二、以互动形式创新为依托,强化互动教学有效实施
        着眼于从整体上强化互动式教学策略应用有效性的提升,单纯地进行互动情境的创设相对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对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形式进行持续创新、有效丰富和不断改进,努力寻求借助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参与其中,进而实现课堂整体互动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对实验和操作相对更重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借助游戏活动或化学实验等方式,对互动教学的形式实施创新,比如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游戏或实验演示等方式,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进而带动课堂互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进行“奇妙的二氧化碳”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在进行有关知识正式讲解、阐释之前,教师可以借助雪碧等简易器材,在课堂上从雪碧的实验演示中对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收集和验证。教师可以先将一瓶没有打开的雪碧和一个相应的空瓶子准备好,之后从班级中随机地挑选出一名学生,引导学生打开雪碧的瓶盖之后,再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上面,进行二氧化碳的收集,之后教师再挑选出一名学生,指导其将一杯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到收集二氧化碳的空瓶子中,并将瓶盖盖住,用力地进行摇晃,引导其他学生对瓶子中石灰水的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此时学生就能够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教学过程中借助这样的科学化、合理化、互动化的演示实验的操作与开展,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存在,而且其能够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三、以互动引导深化为支撑,强化互动效果全面提升
        虽然互动式教学思维模式应用之下基于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相对不足、化学知识积累度不够,因此需要强化教师教学引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着眼于初中化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和策略应用效果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对互动引导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相关内容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直接将实验结果反馈给学生,而是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有效的平台和途径,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开展针对性的解答,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性地进行必要化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进行“燃料及其利用”相关内容教学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如何实现由热能向动能或机械能的转化难以理解和认知,基于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疑虑和困惑,而如果教师简单引导、安排学生自主性地进行思考是不够的,需要强化教师引导、服务和辅助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注重引导学生以能量守恒定律为依托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对这一部分化学知识内容的学习难点进行有效突破,借助师生互动的科学化实施,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充分聚焦,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化学元素等知识内容,强化对学生的灵活引导,借助顺口溜或口诀编排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必要知识的掌握,最终带动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同时,教师要强化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组织引导学生围绕设定主题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在课堂中构建和营造起良好的互动倾向,以此实现课堂气氛的充分活跃,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结语:
        综上,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互动式教学法的科学化、精准化应用,使之更好地助力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互动情境创设为载体,强化学生互动兴趣激发;以互动形式创新为依托,强化互动教学有效实施;以互动引导深化为支撑,强化互动效果全面提升,助力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春华.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6(10).
[2]孙菲.探究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学文摘,2019(18).
[3]邢亮亮.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8(3).
[4]袁银红.互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8).
[5]祁文芳. 情境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