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陈慧梅
[导读] 幼儿园是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科学正确的引导,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营前是客家古镇,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但是近几年幼儿对客家文化了解甚少。为了解决此现状,本文针对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展开研究

陈慧梅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镇中心幼儿园  江西  赣州  341208
【摘要】幼儿园是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科学正确的引导,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营前是客家古镇,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但是近几年幼儿对客家文化了解甚少。为了解决此现状,本文针对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客家文化元素;幼儿园教育;幼儿主题活动;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55-02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知识、文化的始发站,加强幼儿对民俗文化的熏陶,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健全幼儿人格的一种途径。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也从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主要出现了教师流动性大、客家文化区域活动流于形式、幼儿参与效果不明显等几个问题。通过研究探讨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客家文化元素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融合,以及客家文化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导致幼儿对于客家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客家文化的弘扬都没有实现想要的效果。
        一、客家文化概述
        针对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客家文化的内涵。客家文化是由当地居民在生活、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从产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客家人群居住的地方,他们仍然保留着客家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当地特殊的语言—客家话。客家文化元素包括客家民居文化、客家生活用品文化、客家艺术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饮食文化等。独特的客家文化体系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闪耀着中华民族不甘屈辱、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示了客家人“开拓、兼容、崇文、重商”的文化性格,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和弘扬。
        二、基于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文化情境,开展主题活动
        客家文化作为一种天然的课程资源,教师如果能够将客家文化充分的开发并合理的利用于幼儿园教学中,必然会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而在幼儿园教学中,区域活动是最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教学途径,教师对于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让其能够与幼儿园主题活动向融合,让客家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发挥课程资源的价值。比如可以组织“客家童谣诵读”,引导幼儿通过唱歌或舞蹈等多样化的形式来诵读经典的客家童谣,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加深客家童谣的理解和感悟;组织“客家红色文化”活动,将红色教育引入到幼儿园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客家红色故事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组织“客家编织坊”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制作一些富有客家特色的作品,体会客家文化和民俗习惯;组织“客家游戏”活动,将“踩高跷、竹竿舞”等客家游戏引入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对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抓住要点以点带面,带领幼儿了解客家文化历史
        针对客家文化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推动教育的有序进行,而不是“想到哪做到哪”,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围绕这个目标和方向来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教师要懂得抓住要点,以点带面来全面展开。对于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教师要认识到最根本的一点要让幼儿了解客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切客家文化元素的开发与利用都要立足于学生了解客家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因为一切客家文化元素都是在历史上发展而来的。为此教师要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幼儿呈现各种动画、视频、绘本等,以趣味的形式将客家文化的发展历史呈现在幼儿面前;之后组织幼儿去参观一些当地的客家文化地址,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将客家文化的发展历史渗透在幼儿的内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思想。
        (三)将客家文化与教材知识点拓展性整合
        针对客家文化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一定要能够将客家文化素材科学合理额的融入到教材知识点中,实现拓展性的整合,绝对不能强制化的融入,这样的融入效果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要善于连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客家文化素材,并且将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整合。比如针对幼儿教材中“美丽的服装”区域活动,教师就可以将客家文化的特色服装素材引入其中,增加手工活动“小小的服饰”,以此来实现客家文化与教材知识点的有机整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客家文化作为一种本地特有的文化表现,是一种能够发挥很大价值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因此必须要通过不断的研究,采取科学的形式将客家文化这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合理的利用,将其与幼儿园主题活动和日常教学相结合,促进幼儿园发展理念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淑媛. 基于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2015.
[2]叶子霞. 客家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探[J]. 神州, 2017(20):95-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