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本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利用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刘艺
[导读]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园时间段内重要的活动形式,游戏是幼儿对生活的时间、参与和体验,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审美、创造能力,对幼儿的未来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土资源更靠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将本土资源课程化应用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家乡、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对家乡、家乡文化、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本文围绕客家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打造幼儿园本土特色

刘艺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镇中心幼儿园  江西  赣州  341208
【摘要】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园时间段内重要的活动形式,游戏是幼儿对生活的时间、参与和体验,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审美、创造能力,对幼儿的未来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土资源更靠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将本土资源课程化应用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家乡、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对家乡、家乡文化、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本文围绕客家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打造幼儿园本土特色游戏活动体系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本土资源投放;客家文化;幼儿园游戏活动;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53-01

        一、利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园游戏活动环境
        环境是一种能够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资源,是幼儿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资源组成之一。幼儿园中无论是教室内的墙面环境,还是专用于活动的区域环境,都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能够承担起渗透本土资源的重任。客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客家民俗中的很多内容都对古代汉族人民和当地民俗进行了融合和传承,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感染力。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往往有着鲜艳漂亮的民俗成品,但直接应用这些手工艺品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幼儿缺少参与感。因此,幼儿园幼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自然资源来共同制作带有客家本土特色的装饰物品,构建具有浓厚客家文化氛围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参与感和动手能力。比如:幼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用捡来的河蚌串成风铃挂在教室的门口、窗口,用泥巴、稻草等材料来制作古城墙、捏小人、捏小动物摆放在展示柜上装点环境等,这些操作成果可以充分利用看起来无用的资源,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幼儿更仔细的观察家乡生活环境,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然、文化赋予物品的美感。在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幼儿已经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成就感,作品摆放在教室中作为装点的成果更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充分培养幼儿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
        二、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形式
        每一个地区都有着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衍生而来的特色游戏资源,客家族人民聚居的地方也不例外。


客家本土游戏形式大致包括运动类、语言类、表演类、美工类四种,其中运动类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比如踩船灯、打菩萨、跳竹竿、抬轿子、跑垒等;语言类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面,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幼儿的思维方面成长,比如:月光光、小老鼠串门等;表演类游戏相较于语言类游戏更多了一层交际、合作的内容,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这为幼儿带来更愉快的游戏体验,而且表演类游戏通常有一定的故事背景,故事背景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体验感和乐趣,比如鸡公子啄尾巴、老鼠子嫁女等;美工类游戏的重点在于幼儿的动手体验,成就感来源于幼儿的制作成果,看着作品逐渐成型能够让幼儿体会到乐趣,因此,也将这种活动归为游戏一类,比如解九连环、拼接客家建筑、制作刻纸龙灯、编织草绳等。
        三、根据幼儿兴趣指导幼儿游戏活动
        面对游戏,幼儿有自己的兴趣倾向,有的幼儿更喜欢运动类游戏,有的幼儿则更喜欢表演类游戏,幼儿的选择倾向并不相同,幼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构建不同的游戏活动区域,投放对应的游戏材料,布置游戏活动区间的环境,并根据幼儿的不同选择、不同需求进行游戏活动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体验。比如:幼师可以在表演游戏活动区域内投放音乐表演视频给幼儿欣赏,投放客家服饰、绸扇、乐器等道具供幼儿使用。幼儿可以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用绸扇等道具,在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中载歌载舞,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获得游戏的乐趣。幼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载歌载舞队伍之中,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舞动肢体,带领幼儿变换队形,共同完成表演类游戏活动。又比如:幼师可以在语言活动区域内投放图书、图片、音像视频等资料,让幼儿可以根据童谣、故事、儿歌内容来完成表演。幼师可以指导幼儿有表情、有动作、有感情的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增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不断增加语言活动区域的游戏内容丰富程度。幼师也可以为幼儿构建“艺术品店”“美食节”等游戏环境,引导幼儿思考自己作为艺术品店的店员如何向客人介绍艺术品及其所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介绍客家美食,让幼儿在仿真模拟的游戏环境中学会正确表达,明确角色所代表的职责。
        结束语:游戏对于幼儿来讲是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将本土资源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感受浓郁的家乡文化气息,培养幼儿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能够有效丰富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全面、综合的影响,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雅芳.用活本土资源  乐享区域游戏[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45-46.
[2]陈小贞.游戏课程化背景下本土资源的挖掘与运用——以华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3):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