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孙再浡
[导读]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础,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观察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教师的教学方式略显单一枯燥,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严重阻碍了实验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就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策略,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孙再浡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七中学  云南  曲靖  655400
【摘要】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础,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观察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教师的教学方式略显单一枯燥,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严重阻碍了实验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就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策略,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9-01

        一、实验验证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据大量教学研究显示,物理概念的产生以及规律的构建,离不开对物理实验的探究与验证。物理实验能够创设出最真实的物理环境。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细心关系观察、独立思考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通过这样的思维活动,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总结物理规律,并充分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验之中,这对于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获取基础知识更加牢固,能够牢固的掌握物理技能,以及初步的进行运用。从物理实验本身来说,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可以通过调动学生感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当代的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驱动力所在,更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收获知识的多少,视野有多开阔,是以自身兴趣为基础的。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往往带给学生温馨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将学生涣散的目光重新集中在一起,这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教学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产生,是建立在三个物理演示实验基础之中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运用,导致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这个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相对应的感应电流以及电动势则变化越大”。结合这一实验结果,得到了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成正比。这样一来,便加强了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并对该理论的应用极为娴熟。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探究
        (一)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
        探索性实验便是结合当前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拥有的认知水平以及相关试验技能的基础中,由物理教师整理出实验课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在实验中认真观察所产生的实验现象,并主动探索出实验原理,然后总结出相对应的实验方法。


设计探索性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不断的探索出全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激法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的激发出自身的创新精神,收获良好的创新思维,从而唤醒探索欲望,为实验的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一,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注重探索问题的提出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设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串并联电路中功率与阻值之间的关系时,给出了12v、6w以及12v、12w的两种灯泡,比较二者在串并联电路中那个灯泡较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灯泡的亮暗程度代表着什么?学生在认知电阻与电功率二者之间基础上,额外增添两个可变电阻,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探究,如何在串联电路中,让两个电功率不不同的电阻正常发光。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强化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将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
        物理实验的开展通常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性的重当观察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实验之中,虽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缺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为此,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物理实验过程,将手脑结合在一起,唤醒自身的创新意识。这便需要实验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包括实验的具体要求、实验教具的使用、问题的创新、多元化的解决策略等等。这样的创新方式会到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验的开放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中所组织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演示实验,所运用的方式只有一种,以分组实验为例,教材从实验过程、道具的挑选等书写的面面俱到。但每当实验开展时,教师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实验的原理等,然后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做着相同的实验,这对于教师而言省去了一系列的事情,但是却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为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改变实验道具、变化器材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课堂的实际体验。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身为一名物理教师,应注重改革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促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有所收获,夯实物理基础知识,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促使学生的身心以及心智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健.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
[2]雍志元.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