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吕彦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吕彦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性教学,更要注意在知识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学科素养与知识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积极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针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优化工作,最终实现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吕彦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4099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性教学,更要注意在知识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学科素养与知识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积极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针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优化工作,最终实现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综合素养主要要求学生在学科知识、探究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得以发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对原有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正,积极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学科素养相关要求进行探究,分别从创设情景、合作探究、人文关怀三方面提出教学策略。
        1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仍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不能认识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感觉枯燥而丧失学习兴趣。同时填鸭式的教学现状还无法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第二,很多学生有独立学习能力但缺乏合作探究精神,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较复杂的学习任务。第三,化学教学缺乏人文关怀,很多教师认为化学学科应具有较强理科性质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渗透,这非常不利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培养。
        2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1创设化学情景,注重生活实践
        针对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低等情况,教师可通过情景创设和生活实践的方式加以改善。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等为学生创设有趣而丰富的化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更生动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注意开展生活实践或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教师在教授完相关知识点后可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明白化学知识所具有的实际价值,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糖类”相关知识时可利用情景进行化学引入。比如教师可在上课前问学生“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刚刚比赛结束,他走着走着感觉身体很虚弱,此时他应该喝什么?”然后使学生在这一情景下进行思考,最后引入需要补充糖分以及糖类的相关知识。除此以外,教师在讲解完糖类物质普遍由C、H、O三种物质组成后,可将学生葡萄糖、蔗糖等包装袋给学生观察,让他们找出葡萄糖或蔗糖的化学式子,从而促进对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同时也有利于使学生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最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2.2加强合作探究,促进班级团结
        新课改既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组织适当的合作引导。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可将学生分小组,然后引导实验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行探究合作时要注意分工明确,保证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教师在合理分配合作任务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观察与适当引导。教师需要确定探究小组明确分工、明确探究任务和探究流程后再允许学生进行合作。除此以外,教师还可鼓励各探究小组在探究结束后互相评价,从而达到有效反思的效果。
        例如,针对人教版教材中比较复杂的“制取氨气”相关实验,教师可学生分为四人或五人一小组并布置实验任务。在正式实验中,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而只需要进行观察和适当引导。教师在观察时要注意记录学生具体操作流程,如如何插导管、如何使用酒精灯等环节,并对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纠正,从而在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验效率与合作探究能力。
        2.3注重人文关怀,提升价值观念
        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教师应当注重对化学教学的文化渗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价值观念。具体来说,教师需结合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进行文化渗透,比如通过诗词引入、故事拓展和作业布置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文化、感知世间情感或价值等,最终实现学生精神的升华与价值观念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时可通过故事拓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著名的化学家及其故事,促使学生爱上化学,形成坚韧、好学的优良品质。又例如,教师在讲解“乙醇”相关知识时可通过中国酒文化诗词加以渗透,如“葡萄美酒夜光杯”、“借问酒家何处寻”等。由此亦可在助力学生感受化学人文素养的同时,了解诗词之美与家国情怀。
        3结束语
        新课改以来,我国高中化学教师都不断紧跟新课改要求,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更有效的学习。但实际上,仍有许多教师未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针对当前高中课堂中出现的学生兴趣不足、缺乏合作探究能力和人文关怀等现象,教师需积极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针对性的策略优化工作,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季进辉.略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v.3;No.55,169-170.
[2]王国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化工管理,2020,No.546,24-25.
[3]刘子丽.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v.33;No.154,15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