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孟克才次克
[导读] 幼儿期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认知、思维、社会性发展等都离不开语言交际,不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也存在多种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关注、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并提供有效的支持,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向前发展,为后续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孟克才次克   库尔勒市第二幼儿园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幼儿期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认知、思维、社会性发展等都离不开语言交际,不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也存在多种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关注、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并提供有效的支持,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向前发展,为后续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087-02

        人类通过语言来交换信息,从而间接的掌握知识经验,人类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期“心灵成长所需食谱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游戏和语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既贯穿于各个领域,同时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言语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中班儿童普遍的语言发展特点是:“愿意与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基本完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讲述比较连贯。”
        一、本班儿童语言表达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新接的一个中班,都是刚刚入园的幼儿,他们的表达能力各有不同,为了给予不同语言表达发展水平的幼儿积极有效的支持,我每天通过观察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与幼儿个别交流与互动,及与家长进行访谈沟通、总结反思等方式,分析了解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状况,对有关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提出更有效的策略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服务:
        (一)部分幼儿家长语言不规范 
        部分家长没有以正确的语言示范影响幼儿,言语交流发音不准确,导致幼儿发音不标准,有待及时纠正。“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家长与孩子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家庭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儿童发展。”父母及周围人的言语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的语言作为儿童语言环境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儿童的语言发展。
        (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水平有差异
        1、个别幼儿自我封闭,不交流
        经过观察,发现有些幼儿在园每天几乎无交流,只是胆怯的独自活动,偶尔教师与他们交流,只是怯怯的应和一句,通过与家长交谈了解到孩子语言,思维方面看似比其他孩子慢半拍,孩子语言表达发展没有问题,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只是这些孩子的妈妈们给孩子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更有甚者会多次训斥孩子,特别是在攀比心理下,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便产生了焦虑,为孩子安排各种课程、强迫孩子机械学习,很少游戏,使孩子心理紧张,导致了恶性循环,失去自信心。初到幼儿园,由于对幼儿园环境及教师、同伴都很陌生,适应性不好,使幼儿更加缺乏安全感,导致孩子唯唯诺诺、不敢交往,不敢交流,看似语言发展有障碍。



        2、部分幼儿语言表达不完整,语句不连贯
        此部分幼儿与教师及同伴交流时语言表达不流畅,且表达不清晰不规范。经了解,由于家长本身不爱交流、比较内向等原因,与幼儿语言交流不够多,且文学作品几乎很少接触,没有为幼儿创设较多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强化语言运用的练习。幼儿入园以前,父母对幼儿语言表达发展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从小受到较多语言强化的幼儿,其言语发展也较快。
        3、多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较好
        大部分幼儿活泼开朗,愿意表达,语言表达完整,词汇丰富,经过与家长沟通,访谈了解到,家长文化素质比较高,语言规范、愿意交流,陪伴孩子比较多,且比较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经常为幼儿准备适合的图书陪伴孩子阅读、讲故事,让幼儿与周围人的语言交往比较多,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儿童的言语是在各种环境中,经过不断强化练习逐步发展起来的,言语交往练习,对儿童言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儿童学习语言有两种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3]据此,我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反思、总结,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引导家长语言规范,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既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通过反应结果进行的学习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基本形式。但倘若人们只能依据自己行动的结果才知道怎么做,那样的学习会非常缓慢。况且,诸如语言、社会规范、态度、情感等行为是很难用试误学习来解释的。因此,班杜拉强调人类的大部分学习是用观察学习来进行的,观察学习在幼儿的学习中,地位非常重要,所谓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性表征,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2 、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
        《纲要》指出: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充分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指南》的实施要点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存在差异是合理的,且应当是被尊重的,他们的身心发展可以分为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又都有着相应的特征,而且这种阶段性的发展是持续渐进的。即使幼儿的发展进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发展水平和速度上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辅助并引导幼儿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发展水平,让幼儿在自己发展时区内得到科学有效的成长。作为教师在充分了解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实际语言表达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幼儿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支持,在语言表达学习的速度、方法和结果方面提出不同的期望和要求,使所有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将对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语言表达连贯,愿意表达的幼儿,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喜欢的活动为载体,创设实施各种活动的语言交往环境,如:童话剧表演、游戏、趣闻讲述、自我介绍等活动,加强语言交流与运用的练习,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对此部分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流畅的表达,并掌握一些言语表情技巧,如语气的掌握,表情丰富、恰当,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语言规范等,有效促进这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通过以上策略的影响,本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龙.学习与迁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