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有效设置幼儿园活动区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银都玛
[导读] 幼儿园活动区域和普通的活动场所最大的区别是安全性和趣味性必须双重提高,这是由对象是幼儿决定的,针对这一特点在很多方面都要做出改变并且追求灵活性,准确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合理运用材料,并且保证对幼儿是零危险的,让他们在一个安全又充满趣味的环境里进行探索,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无尽潜能。

银都玛   库尔勒市第二幼儿园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幼儿园活动区域和普通的活动场所最大的区别是安全性和趣味性必须双重提高,这是由对象是幼儿决定的,针对这一特点在很多方面都要做出改变并且追求灵活性,准确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合理运用材料,并且保证对幼儿是零危险的,让他们在一个安全又充满趣味的环境里进行探索,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无尽潜能。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科学设置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085-01

        引言
        活动区的布局要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让孩子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与老师、朋友互动,快乐的一起成长。
        一、设置活动区的目的
        在幼儿教育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教育措施,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智力和身体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教育环境活动,让孩子们自发地发展知识和体育活动领域,使他们的创造力和互动能力得到开发,智力和体能得到自由发展。创设幼儿园活动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理想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舒适、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自由活动。
        二、区域活动的目的和特点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安排中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为了满足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而设立的特殊也更为立体化的活动模式。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区域活动以教育资源为基础,结合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利用集体的作用和教师的引导,组织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合作、选择、学习、交流,以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比如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身体协调性和一些优秀的品格等,区域活动一般根据活动特点分为益智科学、美工、图书语言、建构、角色表演几大类。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感得到充分调动,唤醒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激发潜能和创造意识,了解自我和他人。幼儿依据个人的喜好,寻找适合自己的材料,根据指示进行具体操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儿童和环境的互动也是他们经验的积累过程,是他们逐渐走向外部世界的启蒙,反映了幼儿内心真正的需求,通过活动的成功与失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激发着儿童不断重新认识自我,塑造个性凸显的性格。



        三、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实践策略
        (一)遵循教育原则
        首先,在教育效果上要保证儿童在区域活动上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在活动区域的建立上要遵循幼儿教育的原则以及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创设活动区,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小班级要注意直观、生动、自由度低、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活动道具,以满足幼儿体质健康薄弱和思维能力发展不全的年龄特点,使其智力和体能得到有效锻炼。大班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物质基础,注意创造活动的设备和场所以及建设性,能够发挥思维、实践和创造能力。对活动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为儿童带来更好的行动效果。幼儿区域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参与。相反,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做好监督、指导和沟通。学龄前儿童没有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发生一些危险的行为,教师应该注意对孩子们的观察,纠正孩子的一些不恰当和危险的行为,引导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做法。
        (二)充发挥户外活动空间的优势
        室外空间特别是自然环境可以刺激幼儿多感官参与,新鲜的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帮助,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多进行室外活动。所以在活动区域的设计中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室内,当然前提是天气合适,室外活动区域需要注意安全和卫生,其次要注意场地的开阔性,是否能保证儿童充分地舒张身体,同时思考如何将场地的优势和教学目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空间的好处。例如在让幼儿感受四季变化的活动中,室内人工设置的景观有一定局限性,不能鲜活地体现生命感,在这时候就需要走出教室,来到自然环境中感受季节的更迭,尽量选择植物较多的场地,比如草坪、花园、树林等,教师可以结合环境特点设置趣味性的小游戏,引导儿童发现当下季节的特点、认识植物的种类等,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也更容易释放天性,接受信息的效率更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合理选择游戏材料
        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前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合理选择和传递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输入直接影响到儿童区域活动的效果,因此活动材料的输入非常重要。如果材料不够,会因单调而导致区域性活动,但如果材料过于复杂,或存在安全问题,也容易导致儿童不知道如何使用材料活动,造成危险。因此,活动材料要有趣味性,以吸引儿童的兴趣。同时,要注意选择符合儿童行为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避免儿童随意操作危险、误导性材料。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幼儿园的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教师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调整环境与材料的协调性,增强创新感,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释放本能,培养个性。
参考文献
[1]马婷.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才智,2019(36):67.
[2]王区区.苏北幼儿园活动区设置的现状及优化建议——以S县8所幼儿园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38(06):70-73.
[3]滕召平.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34-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