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赵德章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改变了当前的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不在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是培养学生们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全面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打破常规教学,为学生们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敢于探索、勇于提问和启

赵德章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文兴乡文兴村完小  云南  曲靖  65542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改变了当前的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不在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是培养学生们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全面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打破常规教学,为学生们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敢于探索、勇于提问和启发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们创新意识的提升。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进行探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67-02

        引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性较强,教师应该做好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对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积极引入全新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过于反感,同时也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全新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在不断的交流与反思中,形成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例如: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然后通过动脑和知识迁移等四位的锻炼,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年级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趣味性教学活动。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内容
        在小学教育中,有一部分教师对创新思维的认知不够彻底,片面的认为创新思维应该是数学和科学等理科类学科的教学目标,然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创新思维的培养素材,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具备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的意识,并积极结合教材内容,深入研读教材中适合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元素,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课本中的《两个铁球同事着地》中,讲述了伽利略对科学真理的执著,不断探索科学知识,敢于联想和创新,很适合作为小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素材,又比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等故事,讲述了我国古人就有着机敏过人的才智和大胆的想象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教材,带着创新思维培养的目的重新审视语文课本,挖掘其中具有创新思维价值的教学素材,并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当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文章主要是从植物的角度来介绍自身的特点,并采用有趣的方式讲述植物从播种到生长的过程,是一种创新的写作手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学习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将事物拟人化,可以实现良好的表达效果,对学生们创新思维的锻炼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开创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教材中创新思维素材整理完成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开展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课文《新型玻璃》的学习中,首先教师深入挖掘本篇课文的创新思维素材,然后在教学前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开展预习,并在预习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制造“新型玻璃”,那么你会制作什么样的“新型玻璃”?你制作的新型玻璃可以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通过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们结合课文中讲解的变色玻璃和夹丝玻璃等特点和用途,联想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新型玻璃,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积极展开大胆的想象力,产生奇思妙想,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性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简要介绍你制作的玻璃特点和用图,并让学生们讨论是否合理,引导学生们集思广益,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基础,并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教学素材,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丽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J].才智,2012(26):86.
[2]徐岩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