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黄光安
[导读] 教育与创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难以或缺的,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情感教育则是教学中的本源,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培养,却忽略了教育方法以及过程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情感以及情操培养受到忽略。在新课改教育的前提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更应当引导学生具有多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黄光安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中学  广西  河池  547300
【摘要】教育与创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难以或缺的,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情感教育则是教学中的本源,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培养,却忽略了教育方法以及过程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情感以及情操培养受到忽略。在新课改教育的前提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更应当引导学生具有多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66-02

        引言
        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立足班级学生的成长情况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这样能保障班级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给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意识与素质存在问题
        要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创新思想,这是教学领域当中一直以来都有着重要影响的理念。但我国的语文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虽然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补充,但并不重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始终跟从应试思想,以自身为主导去规划教学、实施教学,忽略思想上的培养,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特别是语文知识的教学,作为涵盖广泛,注重自主理解、思考与探索的科目,如果教师的思想被限制,不具备创新性,学生的思想自然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思维不正确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一直得不到更新,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读、写能力就可以了,只要能够在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可以。在教学时,教师还是采取满堂课讲解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学生只能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学习,这样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也做了相应的练习,但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好,学生也没有很好的学习质量。还有些教师虽然能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也能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中做不到由浅入深地教学,也不能进行教学情景的创建,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系统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将学习内容深刻理解,无法得到观察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然也达不到相应要求的标准。



        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教学方式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教师懂得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步入创新领域,学生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开始发挥出自身的创新潜力,对语文知识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所以当前初中语文教师为帮助学生奠定正面积极的思维习惯,对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必要的。老剧新演便是能够帮助学生体现出自身思维创新性的重要教学方式,为确保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激发,教师应当借助这样的教学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于人们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重视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并合理运用,使语文教学充满现代科技感,使得教学内容能够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进而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如在讲解文言文《花木兰》这一课文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语言文字较为晦涩,甚至涉及通假字,对于初中生而言可能就显得相对难以理解。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本文知识的理解,可以将花木兰生活的背景、替父从军的精彩片段通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进行穿插辅助教学,利用便利的信息化技术来降低教学难度,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教学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进行小随笔训练,鼓励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选取任意题材进行编写,从而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笔水平。
        (三)利用联想,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联想,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置身于特定的情境当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对《桃花源记》这一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为学生讲解完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对后续的故事进行想象和续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并根据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想象那里人们的生活以及武陵人去过后对那里人们生活的所造成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结束语
        教师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要有足够的责任心以及综合能力,才能找到合适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只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课文的拓展,在教学时要学会针对重点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效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慧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思路[J].新课程,2020(27):182.
[2]李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51):67-68.
[3]翟慕贵.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8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