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虔诚的行路人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徐东雪
[导读]

徐东雪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18-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在过去的一年生活中,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的青春与朝气深深影响着我,有以下三点让我深有感触。
        一、给学生成长的机会与平台
        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现代公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独立的存在,不能漠视个体的差异。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班级有个女生小灵,在语文方面非常有悟性,天资聪颖,随手写的文章也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于是我便有意识地让她多参加演讲或者写作类的活动,在上个学期中,她也在诗词比赛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教师应该挺直腰背给学生上课,教师不能够给学生跪着上课,倘若教师跪着给学生上课,那么我们教导出来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学习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渐渐体悟到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立规矩。学生一旦接受教师立下的规矩,在潜移默化中便能按照相关要求去学习。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在备课组老师们的经验分享中,我了解到在文言文学习中,三行翻译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在开学之初,我便要求学生人人都要携带一本文言常识积累本,这本本子最好要厚一点,方便积累高中三年以来的文学知识。在上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已经逐渐养成了自觉积累文学常识的习惯。
        正是在担当自己责任的时候,教师也就是在为孩子努力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路上,我们也成就了我们。
        二、播下善良的种子——成为学生各方面的老师
        在学生时代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在学生心中种下友善和梦想的种子,这样以后,即便将来学生走入庸俗的现实社会,他的心中也将永远保留一片净土。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利益思想,则会将学生变成极端狭隘功利的人。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的范畴,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学生的家庭氛围,但是我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心存教育爱的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榜样。教师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有思想与气质等等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医学家奥勒斯在他的《行医的金科玉律》中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职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冰心曾说:“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知识,还需要教给学生常识以及做人的道理。吴非老师在《前方是什么》这本书中,他在自序中说道:“教育是为了要让学生像人一样活着,要让他们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在工作之初,在和有经验的老师求教时,我便了解到班风对于一个班级至关重要。在开学之初,我便向学生强调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班级运动会时,我欣喜地看到,刚认识一个半月的学生们在看到同伴们参加运动时,油然而生出的集体荣誉感,自发地为同伴们加油打气。当班级男生小阳在跑步冲刺摔倒时,他的同伴迅速在终点处扶起了他,小心地搀扶着他,慢慢地带着他去看医生。小阳脸擦伤了一小块,当时阳光很刺眼,孩子们小心地把给他打着遮阳伞,一边小心搀扶着他,一边掩不住欣喜地称赞他。当我在后面跟着他们,听到小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自己并未取得怎样的成绩,旁边一个孩子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坚定地说:“你超级棒!”那一刻,感动之情涌上心头,孩子们的善良感动着我。
        人生无常,无愧于心,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作为教师,我希望在以后的时光中我可以成为一个有胸襟的教师,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
        三、给一朵花成长的时间——慢慢来比较快
        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是最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像花朵一样,需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有一句谚语说的好,静候花开,我们也需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慢”的艺术。倘若课堂节奏把握不正确,很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在上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接触到一个孩子小水。在开学以来,小水非常的活泼,喜欢和同学们开各种玩笑。但是一旦涉及到关于学习的内容,小水就有种退缩及畏惧的情绪。在接触中,我发现小水非常的好面子。他不愿意接受老师当众的批评,一旦如此的话,他会在心里对老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他喜欢的老师是风格比较温和的,如果老师性格幽默,小水会非常积极地参与课堂。反之,如果老师对学生要求较为严格,小水就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甚至不愿意认真听讲。
        小水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我便有选择地挑选出小水身上的闪光点,在表扬小水的过程中,使得小水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同时我也不是无原则地表扬,对于小水身上的不足之处,我也会及时地指出。例如小水在迟到两次之后,我便要求小水当一星期的值日班长,让他体会一下时间概念以及规矩意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一定原则的要求以及鞭策下,不断要求小水,他才能够稳定地健康成长。在这样慢慢的纠正过程中,小水的成绩稳步上升,也更加懂得守规矩,要用一定的纪律意识来约束自己。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同时也需要给自己成长的时间。教育不要急,凡事要慢慢来。作为青年教师,初入职场,对一切事物都带着一丝懵懂与好奇,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然而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教学风格。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渐渐培养出自己对于学生的教育爱。教师对于学生的爱,能够促使学生的灵魂更加润泽丰盈。
        因此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决定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同时也需要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引领学生一起去看世界,去体悟人生百态。
        育就像播种,不能急躁,需要等待。在过去的一学年的工作中,我深感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将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心怀教育爱,做一个虔诚的行路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