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教合一”模式下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王丽霞
[导读]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普通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这也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做学教合一”模式之下,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流程与措施。
王丽霞    浙江台州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台州 317000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普通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这也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做学教合一”模式之下,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流程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 汽车专业 小组合作能力
        我们都听说过“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的故事,合作对于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都非常重要。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小组合作教学已然成为现代教育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培养中职汽车专业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值得我们更为深入地探索。
        1、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给相关专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汽车专业也成为各地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毕业生成为各大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途径。与其他专业相比,汽车专业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怎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成为广大中职院校重点研究的问题。就我国中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效果来说,毕业生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偏弱,这也给学生今后的就业带来了直接影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仍然简单停留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这与现代社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符,所以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成为中职院校解决目前教育问题,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要途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汽车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2、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流程与措施
        2.1组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纪律意识方面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针对学生实施合理的分组至关重要,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前提。在具体进行分组以前,教师需要做到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依据他们理论知识掌握、动手能力、性别等进行划分,围绕“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小组内,由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带动差生,由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实训操作,由组织能力好的学生负责统筹安排与纪律管理等,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在相互帮助中实现共同进步。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具体确定每个小组的人数。比如,在汽车汽缸盖拆装内容的教学中,由于设备较为充足,可将每个小组的成员数量确定为六人;而在喷油器控制电路检查内容的教学中,因为仅有五台设备,所以通常只能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2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在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充分明确教学内容以后,需要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组织大家进行自主学习。由活动小组组长牵头,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出具有良好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走进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从而给出恰当的指导与建议。

教师还要帮助小组检查方案的可操作性,引导他们对方案进行修改,并最终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方案内容。在方案中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目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用的设备及数量、操作方法与流程、成员分工以及安全措施等。
        在具体推进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仍有可能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问题,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的引导作用。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做,而是让他们明白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每组的实际操作情况,要求学生严格依据汽修5S标准开展各项操作,并随时关注安全性,逐渐养成优质的职业习惯。如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实在无法解决便可求助于教师,一同商讨怎样解决技术难题。
        2.3实训交流与评价
        在实训活动完成以后,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总结,并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活动结果、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思路和过程等。比如,针对拆装与维护等工作内容,仅需作简要的流程汇报,充分明确每一步操作过程即可。而针对故障诊断与检修相关的实践活动,则要作具体分析,明确故障的具体原因,并总结维修经验,与全班进行分享,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教学评价同样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后一环。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具体分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优化合作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教学评价需要充分融合中职汽车专业学生的特征,比如很多男生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好面子,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具体的奖惩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处理,通过表格的形式下发给每名学生,使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最终的评价结果。
        第一,学生自评。由学生对小组活动过程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具体就个人态度、能力(比如创造力、表达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理论知识运用等方面加以自评,使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明确自身学习成果与能力,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第二,小组互评。可以具体分成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两种。评价需要就合作关系、参与纪律性、积极性以及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及时发现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由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详细记录,并向教师汇报记录结果。第三,教师评价。由教师针对学生们在合作学习过程当中的具体表现形成客观评价,比如小组合作成果、学生的优点与进步等,结合点评的方式,表扬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态度,对表现优秀的个人与小组,给予适当肯定与奖励。中职院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在发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客观公正,重视对学生采取鼓励的语言,而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应加强沟通,了解具体原因,帮助每一名学生成长与进步。
        结束语:
        在“做学教合一”模式之下,对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加以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还能使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康文娟.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68.
[2]王永红.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现代教育,2019(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