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 舒小兰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舒小兰
[导读]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形象具体思维主导的,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数学理论知识。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永清小学  舒小兰 642355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形象具体思维主导的,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数学理论知识。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具有促进作用,掌握程度一般更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途径分析
        引言
        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个潮流,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知识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层面的成绩,更是关注学生的智力以及心理的成长。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搜集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思维,以此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实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这个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选择的教学内容依然枯燥乏味,采取的教学形式依然单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存在一部分人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一味地将数学基础知识灌输给小学生,教学课堂氛围十分呆板、沉闷,这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依然由自己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样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大大阻碍了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2.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数学教学深度挖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3.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忽视知识的应用问题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讲解大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不但挑战着学生现有的抽象逻辑水平,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改革需要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在新的知识授课过程中就把现实生活中知识如何应用的情境创设出来,学生理解这些知识会更加容易,数学的学习也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感。


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重将这些实际应用的场景搬到课堂上来,例如,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不断地训练夯实,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让学生摆摊卖东西或者开超市这样的方式来练习计算的话,他们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而且练习的效果会更好,这是一种游戏的情境方式,学生会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不知不觉的,他们数学的计算能力会显著的提高。这也增强了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让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也给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刺激条件。
        3.2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以此促使小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小学数学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足以促使其自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小学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会,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情境:某蛋糕店推出一款新出的蛋糕,为了促使更多的顾客可以品尝到这一新出的蛋糕,蛋糕店老板决定将蛋糕分成小块售卖。老板将新出的大蛋糕平均分成了8等份,第一个进店的顾客买了其中1份,第二个顾客买了其中2份,那么这两个顾客一共买了蛋糕的多少,还剩下多少呢?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促使其懂得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3优化教学场景
        创设与生活问题密切相关,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共同操作,共同解决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准备苹果、花生、大豆、米等生活用品,让学生亲身体验称的过程,称一称几粒花生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有多重,感受生活中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并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接着,用称苹果来理解1千克有多重,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和实际称重认识1千克=1000克,所有的活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物品,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可以发挥综合的功能,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更能够促进数学知识,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迁移,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很强,而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抽象水平去认识数学学科,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数学的学习挑战,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先文.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78.
[2]林凌信.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1-252.
[3]马治国.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才智,2019(3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