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李艳花
[导读] 在小学语文新教材使用背景下,教师应当就教材内容和课本整体的编排设置意图做细致分析,基于教材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实施方法,透过高效的课堂组织与构建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

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林圩中心小学   李艳花 530602

摘要:在小学语文新教材使用背景下,教师应当就教材内容和课本整体的编排设置意图做细致分析,基于教材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实施方法,透过高效的课堂组织与构建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这不仅是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方法,这也可以让学生基于教材内容的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积累,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不断强化,让课程教学的目标更好的实现。基于此,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系统、集中接受语文学科知识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语文素养及其能力的形成、进步与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格外关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及其质量。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师生缺乏沟通交流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在年龄较小、天性好动,对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在课堂中需要教师的点拨和互动,促使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和强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尤其在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学的实效性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
       (二)未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很多时候教师们倾向于照抄照搬教材,对相关教辅资料也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将上面的相关内容讲解给学生,却很少认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些所教学与讲解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是否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一种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与引导,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有用性与有趣性不说,而且学生也很难借助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好地服务自身的社会生活实际。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一)加强师生交流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以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式将知识强行传递给学生,学生缺少自己表达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而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也导致课堂枯燥沉闷,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交流,难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加强师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公平、公正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想法的空间和机会,并且给予学生的个性化观点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春雨的颜色》这篇文章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同学们都看过春雨,请大家回忆下春雨的特点,然后告诉老师,春雨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通过这一富有趣味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个人想象力然后想到春雨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如一名学生回答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小草长出嫩芽、小花准备开放,整个世界仿佛变成了绿色,所以春雨应该是绿色的。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以鼓励,如“你真棒!”、“说得真是太好了!”,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二)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教师在基于新教材展开课文教学时,应当尽量让课堂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体现出语文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整体的教学参与程度。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于童话故事类题材有很多选用,这类教学范本通常会让学生很感兴趣,这些轻松有趣的故事不仅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也是让学生喜爱语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课堂主动性的教学构成。在讲到这类教学范本时,教师可以多设计各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基于这类文本的分析解读锻炼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与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是让学生自主进行课本剧的编排,还可以让学生就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做分析点评等。这些都是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这也会让学生就故事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学习印象。
        (三)保证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时期的课程教学中,小学生渐渐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但是,其在于课堂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依旧很难被真正的发掘。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小学生自身的基础更起着对于教学效果决定的作用。久而久之,小学生便会培养起自身的兴趣,一旦他们有了兴趣,便会自觉地抓住任何对于自身语文素养提高的机会。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表达,无论是陌生字词的积累还是相关文章的联想,小学生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自身关于语文的思考和了解。让他们既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去更加主动的思考,认知自身对于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做的,便是想方设法的去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点切入。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小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也要让他们更加大胆的去进行语文教学方面的联想,以及文学的创新性思维。
        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使课堂的架构更加合理,使课堂的效果更好地呈现。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举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慧梅.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9(36):92.
[2]林新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43.
[3]林俏.新课程下小学低年级段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8):349-3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