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蒋浚临
[导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小学   蒋浚临   564400

摘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是指个人要掌握科学概念,对社会、科学等各方面问题拥有科学的态度,在树立科学素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拥有稳定的情绪,拥有科学素养的人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论证,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方法
        引言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握教材,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
        教师应立足教材本身,带着问题去备课,尤其要抓住学生心理,找到适合他们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能够让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在设置问题过程中,需要明确这是一个教学环节,让课堂环节循序渐进。教师要逐步启发学生,保持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范围内。比如学习《蚯蚓》一课,教师会在课堂上带来蚯蚓供学生参观学习,而后不能让课堂陷入混乱的局面,而是要不失时机提出适宜的问题:“蚯蚓是什么样子的,请描述一下?”“蚯蚓都吃什么食物呢?”“蚯蚓适宜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通过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研究蚯蚓的外貌习性,把握教材的中心思想。
        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小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很多课程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与鼓励,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适当引导与指导,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师生配合让课堂效率质量同步提升。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灵活处理课堂难题,让他们在课程上畅所欲言,有意增加课堂难度让学生感受历经艰辛后获得收获的喜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让学生感受高科技教学的魅力,在现代化教学中感受科学世界的无穷魅力。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跳出课本的局限,拓宽科学视野,在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主实验,小组协作
        首先要改进实验教学,就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由老师从旁协助,讲解实验流程和规范实验过程。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实验模拟,尤其进行自主的分配合作,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通过动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深刻记忆学习的内容,并且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勇于试错,在错误中不断地前进,才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而在小组协作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而降低学生实验错误的概率,提升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其核心素养和综合水平的提升。
        四、创设情景,角色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是充满乐趣,具有神秘色彩的课堂。在课堂中小学生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热情去探索、发现各种生活现象。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单一化现象突出,在教师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个人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然而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将会让科学课变得枯燥。创设情境,角色教学则是现在教学的中心线。情景教学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包含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包含于其中,而且应用于其中;不光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去组织教学,不同的阶段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必须贴近学生的特点。例如,在《食物到哪里去了》一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分角色教学。把人体的消化器官变化成角色,让不同的学生来扮演相对应的角色,并且要了解每个器官的特点和功能。如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开始,它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促进食物的消化,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依次是食道,其次是胃,小肠,大肠。教师可以把整个的消化系统模拟成一个大工厂,每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岗位”站位,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学习欲望迅速上升,课堂的氛围也急速高涨。这样的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迅速地融入课堂中,快乐地学习知识。
        五、总结整合,比较教学
        小学科学内容丰富,涵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比较课程内容。小学科学的内容可以与数学联系起来,科学理论可以根据数学的严谨结构在滑轮上构建。在学习小学科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广泛的知识比较教学。学生知道了学科之间的知识密切相关,就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让小学科学教学更加完善,如何让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科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探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85-186.
[2]任达祥.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67-268.
[3]吴钟熙.巧施魔术让小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世界[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