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韦玉飞
[导读] 其实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将信息技术提高为高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开展较晚,因此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就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进一步地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便推进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贵州省开阳县第三中学   韦玉飞   550300

摘要:其实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将信息技术提高为高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开展较晚,因此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就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进一步地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便推进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基于此,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知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使用,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让他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短时间内被学生认可和迅速普及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特征。高中生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最快。一旦他们接触这门学科,兴趣就油然而生。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会使老师大失所望。大多数学生对电脑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娱乐上。当他们真正学习系统的信息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时,新鲜感过后兴趣大大降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会考科目,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缺乏兴趣。
        (二)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认识不足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不仅要求就学生的基本信息技能进行提升,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传统的教学思想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此外,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的问题仍然存在,再加上部分高中院校以提高学生高考分数为主要办学宗旨,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更加不受重视,进而使学生忽略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路径
        (一)转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念
        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大胆革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形式,同时要明确高中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高中学生为教学中心开展课程教学工作,防止高中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当中总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对高中学生进行划分组别,引导高中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究,逐步提升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制度约束和技术指导
        应严格控制学生不听老师的指令讨论、玩游戏以及发出声音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通过监控技术来管理机房,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安装和运行游戏。适当介绍一些游戏的制作软件,让学生体会到“做游戏”比“玩游戏”更有意义、更有自我价值、更有挑战性。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玩游戏转移到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例如,当我们学校电脑室的学生在上机时,趁老师不注意,他们经常会将USB设备中的游戏复制到电脑上。虽然在电脑系统里安装了恢复向导,但是学生拷贝游戏的速度很快。这样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学习。通过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有几个游戏高手,他们也是程序设计高手。因此我组织了几个编程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组建学生社团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采取玩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游戏的开发。这些同学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及技术操作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开展合作学习,系统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地交流讨论,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更深入。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他们信息技术知识系统的构建。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分组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在组内异质的状态下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不同理解,探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积极地发言和倾听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他们能抓住在自主学习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进行深入学习,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和强化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合作学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促进作用。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从课程角度上看,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协调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在教学已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就教学知识进行延伸,进而满足学生对于基本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需求。其中,信息技术课程并非单一地普及新型信息知识,而是应兼顾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因此,在完成日常的理论教学后,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来开展实践教学,进而达到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并非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加强调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因此,教师需在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晓南.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1-162.
[2]梁红生.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9(42):15-16.
[3]孙秀莉.浅析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