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李之平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李之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潍坊市坊子区龙泉实验小学  李之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此形势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革新。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做好信息意识、信息素养、自学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优势,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做了阐述,以期能够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借鉴,共同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如今,在新课改旗帜下,素质教育地位愈发凸显核心素养教育俨然已经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教师应当秉承现代化与创新化的教学观念,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加以革新,从而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良好条件。具体来说,教师应当立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独有特点,引入多种与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形式,为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基。
        一、信息手段辅助,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不竭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才会在学习中展现出更热情和更专注的态度,进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收益。这也给了信息技术教学很大的启示,即若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话,教师务必要把握好趣味教学这一主线。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依靠以往言语式或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是教师不妨立足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将信息手段渗入到教学中来,运用小学生比较喜爱且比较熟悉的教学手段来打造视听一体和多姿多彩的课堂环境,从而形象化地展现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乐学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插入艺术字”时,教师一方面可运用PPT展示一些优美的艺术字插画,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设计精良的微课,然后将其展示于课堂之上,微课中不但要包括艺术字插入方法介绍、步骤操作方法等知识点,而且也可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阶梯性的问题,如“颜色如何调整?”、“大小怎么选择?”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章节知识点。最后,教师还可展示一段关于插入艺术字方面的影像片段,从而巩固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在保持长久学习活力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学习收益。
        二、开展任务教学,发展信息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堂大多呈现出一种“教师台上讲授,学生被动聆听”的局面,这也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无趣且枯燥,学生不但容易产生厌恶、抗拒等情绪,而且也难获得信息意识以及信息素养的发展。


对此,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教师应结合新课标关于开展探究型、活动型课堂教学的要求,将任务教学引入到教学中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任务情境,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的契机,让他们的信息意识以及信息素养等均得以良好发展。例如,在讲授“编辑加工文档”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制作电子小报”的任务,然后指引学生依据所学新知,运用Word等软件进行相应的是新建设计。这样一来,不但能给予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而且还能激起他们内心的向上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为他们信息意识以及信息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明显发现,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问题并非是课程内容的教授,而是如何面对小学生信息能力差异化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班内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对此,教师不妨将当前较为时兴的小组合作模式渗入到教学中来,运用集体之力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认知,同时为学生协作、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石,从而使得素质教育落实效果更上层楼。例如,在讲授“动画制作”时,教师可秉承异组同质和同组异质的原则,在班内组建起多个4-6人的信息小组,然后布置“设计简单动画”的组别任务,倡导各组成员通力合作去讨论、实践并完成组别任务。期间,教师应当发挥好自身教学辅助者与指引者的角色作用,切实做好教学巡视工作,这样一来能够维护好课堂秩序,二来能够为学生做出及时性的解疑答惑,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最后,教师可指引各组依次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知识运用和实践操作的乐趣,进而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借此过程让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得到良好发展,从而为核心素养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的落地生根奠基。
        四、革新教评模式,助力素质教育
        教学评价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其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该环节一方面能够让教师精准地认识到学生的疑问不足与真实学情,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改进和干预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能校正学生的思维与态度,使他们拥有更加清晰的思路来进行学习。然而,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成绩和成果是教师比较看重的评价指标,这也直接限制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对此,教师应当对教评模式加以革新。一方面要将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创新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等列入到教评标准中来从而以全面性的家评标准来助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在师评的基础上,将自评、互评、组评以及家评等多种教评方式引入到课堂之中,以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校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从而促使素质教育得以良好落实。
        五、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旗帜下,核心素养交易俨然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广大教师还需立足于新的时代教育形势,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打造素质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新常态从而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