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 李美满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李美满
[导读] 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黄草坝小学    李美满   678315

摘要: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从现实来看,激励机制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是一门系统的科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立足于学情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从师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在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形象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用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对小生的认知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激励方式,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构建激励机制;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要想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就应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文中提到的竞争激励机制、目标激励机制、榜样激励机制外,还有许多其他有效方法,当然在运用中也要遵从一定的原则,以便发挥最大作用。
        一、激励机制的作用
        从激励机制的作用上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励机制主要是对学校管理中的教师和教务人员进行激励,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用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二是增强校园凝聚力。过激励带给校园师生正能量,使整个校园形成良好的校纪风,校园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三是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现如今,和谐文明校园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之一,激励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激励师生爱学校、爱学习,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和谐,共建和谐文明校园。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合适的奋进目标
        由于一个班级里学生数量比较多,最少有40名学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认知,如何将这些学生的脾性摸清,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认知,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教师对这些学生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学习状态和模仿能力不同,要分别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模仿目标。


因为学生中有人学习能力强,给他设置的学习目标太低,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进而觉得教师的学习目标不适合自己,觉得太幼稚而打破激励机制的正常使用;如果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过高,则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太难,反正无论如何自己都达不到教师设置的目标,努力的意义不大,导致学生轻易放弃,两种都不适合学生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状况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按原定激励机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明白自己真正完成目标之后就会有奖励,刺激学生完成下一个学习目标的信心。在颁发奖励时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此时教师应该从正面解释学生能获得奖励的理由。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目标的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其心理状态,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帮助这些学生分析未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同时以一种肯定的态度去评价这些学生,要表示相信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设置全班总目标,当全班学生一起完成之后,给全班学生的激励,营造一个积极班级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能带动学生朝着教师设定目标努力。
        三、设置目标激励机制
        鼓励虽然是有效的,但也要遵从一定的原则,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事事都激励。首先应注重内外两方面激励相结合,我们除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外,要让他们感受到活动过程中自发产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应该将多种方式相结合,如对有礼貌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给学习有很大进步的学生奖励一个笔记本等。像我以前的班级中有位非常乐于助人的学生,经常给其他小朋友讲题,在开班会的时候老师特别表了她,还奖励给她一些小礼物,这是对她做法的肯定,也告诉了其他学生对帮助自己的人要心怀感恩,并且激励大家心怀善意,做一个热心的人。小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对于今后生活的重要意义,但是可以通过给他们建立目标的方式鼓励大家进步。例如,在一次期中考试后,笔者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成绩制定目标,写下自己想要超过的人或想达到的名次。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比口头上的激励要管用许多,一个学生说:“每当我想玩的时候,就看看想要超过的人,她在学习,我也一定不能懈怠。”当然这种目标不仅限于学习,也不局限于一个人,教师也可以同大家一起定班级下学期的各阶段目标,通过这种导向作用,加强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喜爱,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结束语
        小学班级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应加强信息交流,不断优化、调整、改进当前的激励机制,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需求,这样激励机制在反复强化、不断增强中,才能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小学班级管理的情况,从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等方面,积极采取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的策略不断提高激励机制的应用水平,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桂云.谈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44-45.
[2]杨俊.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4.
[3]叶雯祎.浅谈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