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丁桂双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丁桂双
[导读] 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技能,语文是社会人文类学科,因此小学语文应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永清小学  丁桂双 642355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技能,语文是社会人文类学科,因此小学语文应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步伐,改革迫在眉睫。语文教师应在立足教材的前提下,突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朗读、写作等与阅读相关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既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开拓自身的视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受到更多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停滞不前,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优化目前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的针对性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水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对学习的影响
        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迅速、正确诠释文字含义的理解力,激发批判性思维能力,即不再被动接受和理解阅读文本承载的信息,而是能与文本产生互动、进行深层次解读,产生自己的判断且能给出充足的理由。最后对加强学生平时生活中的思考力也有所裨益,在理解力优秀、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后,不再局限于阅读文本承载的信息,而能将获取的信息与先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产生联结,得到自己经过更高层次的大脑思维活动、思考之后产生的结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忽视分数不重视阅读
        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标不断改动,学生们陷于题海战术的侧重点在考试分数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学习具体知识上。学生更关心的是自己在学校内的排名,以及自己能学到多少知识。学生盼望自己考取很高的分数,这样才能拥有一张重点高中的入场券。这样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渐渐忽略了阅读,一切以成绩为重。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作业不断增多,学业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阅读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越来越差,经常发生题目看不懂的情况。
        (二)学生阅读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仅靠课堂时间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阅读的内容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中,而是需要更多丰富、有趣、多元化的课外阅读素材。小学生乐于阅读的关键在于将阅读作为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想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就要选择符合小学生爱好,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阅读教材。但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来看,一些语文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材料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读本,对于阅读材料的内容并没有经过科学的筛选。有些学校提供的阅读读本文字内容过多,或者过于深奥,严重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小学生读起来吃力且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样的阅读素材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喜爱,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若是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更不用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所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自身感兴趣了,才会全身心投入进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思考事物也只会看表面现象,对于具备吸引力的事物会感兴趣,反之则不然。因此,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也是如此,生动有趣的课文学生会非常喜欢,而枯燥乏味的课文学生不但不喜欢阅读,反而还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特征,使阅读内容既有趣又有深度,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融入其中展开深入阅读,并在他们心底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二)创造情境体验式的阅读方式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一课文中,教师可通过播放动画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通过直观的感受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快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第二遍的阅读,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并且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曹冲小时候用很机智的办法解决了为象称重的难题。教师问学生:“从‘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中有什么感悟?”学生会回答大象很大。“那么用比喻句形容大象的体积目的是什么呢?”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大象的又高又大,反映了为它称重这个难题的困难程度,侧面体现出了曹冲的机智聪慧,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接下来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第一步赶象上船,在下沉处画线;第二步赶下象,往船上装石头直到画线位置;第三步称石头重量;最后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重点思想是利用分散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了大象的体积太大不便称重的问题,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大象的问题,体现了曹冲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常常动脑筋的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牛郎织女》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备课目标应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进行合理制订。A层次学生目标:文章中对牛郎织女的幸福人间生活描述有哪些内容?整篇课文体现出牛郎织女的具体情感是什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找出文中详细描绘的语句,并通过细细品读写出读后感。除了课文中的描绘,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牛郎织女的古诗文呢?邀请学生在班内诵读,并解释诗词的意思。B层次学生目标:文章如何描绘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又体现出他们的什么情感?你最感动的是哪一部分?请将重点的段落语句找出来进行细读,再谈谈你的读后感。C层次学生目标:文章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描绘有哪些?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请找出重点的段落语句,并在细读之后,说出你的感受。如此,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便可水到渠成。
      (四)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客观评价,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多鼓励和认可,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尽量减少过于严厉的批评,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和效果及时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阅读教学的优化改进,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阅读的学习直接影响到整个阶段语文学习的教育质量,对从小培养学生语文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各种不同的趣味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时凤.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9(A5):73-74.
[2]刘红芝.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天津教育,2019(36):43+45.
[3]董世海.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J].家长,2019(36):93.
[4]王艳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2):94.
[5]张晓宁.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汉字文化,2019(S2):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