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蔡蕾
[导读]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还需要关注班级各方面的建设,这对班主任而言是挑战,也是提升的机会。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永清小学 蔡蕾 642355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还需要关注班级各方面的建设,这对班主任而言是挑战,也是提升的机会。基于此,在进行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当研究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制订优化班级管理的多种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引言
        小学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升班级教学质量、完善少年儿童人格性格、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环节。而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班主任应该立足实际,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需求的提升,当代班级管理既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的内涵也随之扩展和补充。传统班级管理注重对学生的“制约”,以班级制度对学生行为和学习进行约束,偏重学习成绩、卫生纪律的管理。当代班级管理则更能称之为一门管理行为艺术,它注重从人的内在入手,通过沟通、疏导、渲染,让学生和班主任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主体关系,班主任成为班级的引领者,学生是班级的参与者、推动者。更进一层次,优秀的班级管理能够让学生和班主任感受到“家”的温馨与舒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感情、生生感情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积极、阳光地成长,主动参与社会、班级事务,承担责任、学会合作与分享。通过班级管理,让学生在以培养优秀品质为基础上提升学习成绩,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第一,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在目前的班级管理活动中,部分班主任依然保持本位教育思想,常以自身的意志管理和调整班级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其主体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阻碍其主体发展。第二,管理方法单一。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采取严管严罚、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管理,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管理的效果,但不利于学生的内在发展。第三,缺失家庭教育。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部分教师注重学生的在校情况,缺乏对家庭教育的考虑与指导,导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无法保证其管理的实效性和发展性。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发挥榜样力量是依托
         需要小学班主任积极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习榜样、争做榜样,进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氛围,真正给予学生无声的感染和熏陶,自然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效益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强化以身作则。例如,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态度认真、精神饱满,积极带头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不迟到和早退,积极地强化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和关心,继而让学生看到班主任的用心和尽责,给予学生有效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自觉地向班主任看齐,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推崇榜样。如班主任可以积极地发现班级中的榜样,并积极地给予榜样奖励,如小明热爱学习,班主任可以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小张爱好劳动,班主任可以引导大家向他学习,继而让学生学习榜样、争做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氛围。



        (二)奖罚分明,注重引导,构建良好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管理文化能够对学生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化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能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能够让学生自觉遵守一些制度规范,自觉参与班级管理,自然会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而良好班级文化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我们班主任做到奖罚分明,让学生有基本的明确是非的能力,并通过适当的“奖”和“罚”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激励,让学生有信心、有欲望、有兴致去做的更好,为了做得更好而努力;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放弃严厉的呵斥和训责,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孜孜不倦的教诲让学生走向更正确的方向,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班级文化的内在力量,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好。
        (三)树立新时代班级管理理念
        为了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就应当以理念为基础。新时代班级管理理念突出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在班级中的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成为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积极接收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学习优秀班级管理案例,从班级管理教学案例中吸收采纳可用之处,并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特点,形成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理念体系。学校可以为班主任提供沟通交流平台,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让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班主任互通有无,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沟通,也可以利用定期交流的形式参观学习。通过向优秀的、有特色的班级学习班级管理方式,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激励各位班主任推陈出新。并且利用互联网沟融,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优秀管理知识和先进理念,再通过及时的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广大班主任快速树立新的班级管理理念。
        (四)积极协调家校工作,保证教育落到实处
       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教育和科学引导,但在实际的家庭教育活动中,但由于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育儿观念,这会影响学生基础教育的效果,还会使学生的心理建设产生偏差,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积极协调家校工作,及时指导家长正确的育儿方法,纠正不良的教育思想,促使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发展。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学生的在家情况,并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方式,保证其教育落到实处、起到实效。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活动,组织各位家长分享自身的育儿经验,提升家长整体的教育水平。
        (五)融入德育,提升品德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注重融入德育。班主任需要认真研究德育的内容,并多面学习德育融入的策略,同时,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让德育悄无声息地融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品德,并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既是一门教育学科,也是一种管理艺术,需要班主任通过自己的智慧对自己的班级工作进行完善与创新。同时,班主任要根据当代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并结合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从而对班级管理进行创新。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够使班主任从理论到实践上游刃有余地进行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贾丽华.小学班级管理的思考与探究[J].家长,2019(36):39-40.
[2]李超.小学班级管理如何更优秀[J].新智慧,2019(36):56.
[3]张冬冬.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长江丛刊,2019(36):171-172.
[4]马香花.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85.
[5]房冬梅.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9(1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