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甘玲
[导读] 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着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当学生具备良好应用题能力时,会实现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中心学校  甘玲    663703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着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当学生具备良好应用题能力时,会实现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所以,在后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应用有效应用题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化学习,确保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讨 小学高年级 数学应用题 有效教学 策略
        引言
        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部分教学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必须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应用题的教学,全方位提升应用题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科学全面的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数学认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创设生活型应用题,培育学生的解题兴趣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与关键,教师应该着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奥秘,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或者尝试借助于题海战术等来开展应用题教学,这不仅难以真正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容易限制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容易抑制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实践,尝试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应用题,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继而更加主动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应用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同学校相关的应用题,假设学校要铺设一个300米的环形跑道,开工第一天铺设了全长的六分之一,第二天因下雨误工仅仅铺设了剩余的五分之一,那么两天一共铺设了多少米。依托于这样生活化的数学应用题,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解题兴趣,也能够快速聚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明确题干中的关系。可能部分学生会忽略题干中“剩余”字眼,致使整个解题思路出现了偏差。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解答,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再引导学生回归题干进行认真审阅。同时,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建立数学关系,积极设计生活型的应用题,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成效与质量。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巧妙结合数学内容来创设生活情境,积极引导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积极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二、做好审题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应从态度与方法的角度,促使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学会耐心审题,仔细审题,提高解题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专心读题,在第一遍阅读后准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并标记出来,以初步确定问题思考的方向;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分析主要条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如路程、效率、倍数等典型习题中的主要元素,进一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次,为检验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目,或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转化,保证学生对题目的解析效果;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列式的结果。这样的反复训练能提高学生对审题的重视,并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审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三、开展专题训练,弥补学生薄弱环节
        教师应实现开展专题训练工作来促进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要想实现让学生形成专业解题能力,要落实通过各种实践来实现,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来达到稳固学生解题能力的效果,而是合理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科学规划练习时间,通过有限的练习来弥补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解题能力。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易错题,并以专题训练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像在班级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升,那么则可以采用以生活实例为基础的应用题,为学生开展专题训练,这一应用题解答过程难度系数相对较低,但是在题干中包括的信息较多,需要学生认真分析题干来提取有效信息。而在对计算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则要合理选择计算量较大以及计算手段多样化的题目,提供给学生们进行专项训练,实现在这一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从多角度系统研究分析数量之间存在的计算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要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系统专业的解题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题的数量是具有多样化的,但是大部分的数学题目都能实现转化归纳,采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处理,像数形结合等,所以教师应注重在应用题教学工作中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来帮助学生以便捷的手段处理问题,并学会举一反三以及一题多解。
        结束语
        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基本题型,也是考核重点,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应用题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实际认知等,全方位优化应用题的整体教学水平。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整体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答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开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4.
[2]杨化芹.把握生活的钥匙——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06):53.
[3]陈江南.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