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贺彩云
[导读] 问题源于情境。

湖南省临澧一中  贺彩云   515200

摘要:问题源于情境。建构主义者强调,情境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生物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生物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在生物课堂上,高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生物,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缺乏健全的生物课程教学环境
        纵观高中生物的课程体系,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各种生物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基础性知识。学校和教师针对生物实验课程的组织和设计缺乏重视,缺乏完善的生物实验条件,现有的生物实验器具以及教师的素养等无法为生物实验教学提供支持,很多基础性的实验器具等不够完备。如果只是单纯通过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同时学生如果不能亲身参与和动手实践完成各项实验,很难观察和发现生物学科的知识奥秘,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也会存在一定的误解。
        (二)教学情境未真正实施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一些教师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划重点,并缺乏对教学主线的脉络梳理,没有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讲解,所以,从整体上来说,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显得刻板,在整个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讲解缺乏一定的逻辑,从而产生了照搬生物教材,没有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谱系,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高中生物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问题设计情景化,激发学生思维
        高中生的生物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本就不发达,在学习抽象的生物知识的时候,自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问题教学法,指导广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且将问题蕴藏到情境中,使学生通过体验情境,感知具体的知识现象,从而透过现象,把握知识规律,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基于此,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要想真正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教师需要将问题设计与情境教学密切联系起来,是使学生们通过体验情境,产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并借由具体的生物现象,实现对生物问题的解决,从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真正地锻炼生物思维,提升生物学习效果。



        (二)设计创新式“问题串”,激发实验探究热情
        例如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为高中生设计一部分探究性思考问题。(1)材料: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是否可以选择其他的植物细胞替代洋葱外表皮细胞?在选择洋葱外表皮时,为何要尽量选择紫色部分?有何特殊作用?(2)试剂:是否可以选择其他试剂代替蔗糖溶液?怎样才能够选择恰当的试剂浓度?(3)操作方法: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效的改进方法?是否可以对具体的步骤进行简化处理?在经过实验、思考以及探讨之后,高中生便可自主推导出最终结论。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一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展开对其他植物细胞的探究:实验思路以及实验方法可以遵循原实验;对于蔗糖溶液,可以由之前30%的浓度,分别替换为40%、20%以及10%浓度的溶液,并分别观测具体的实验现象。这样,通过对生物实验的改进,成功地将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然就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设置情境,提高发散思维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内容,而及时发现生物问题并对生物问题具有较强的捕捉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发现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意识,因此,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细胞”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巧用问题串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寻找一些案例,如母亲是如何在肚子里孕育一个孩子的用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直观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视频的最后加入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恩自己的母亲,那么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简短的讨论,鼓励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但不能破坏课堂纪律。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个体发育的起点就是受精卵。教师告诉学生“人之初,受精卵”。受精卵是人体细胞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几百种细胞。教师进一步提问: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细胞都是怎么来的?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和课堂讨论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细胞有一定的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各种细胞的形状,让学生观察细胞之间的区别,在思考交流后得出结论。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认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渴望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高中生物高效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下),2019(09):166.
[2]马强,王克兴.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分析[J].读写算,2019(26):98.
[3]徐梅.如何创建问题情境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J].科普童话,2019(38):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