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与德育创新的融合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黄群花
[导读] 如何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稳定发展和逐步提升,这个问题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创新和日渐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   黄群花   511430

摘要:如何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稳定发展和逐步提升,这个问题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创新和日渐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怎么将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成为数学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一大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与德育创新的融合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创新;融合与思考
        引言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也要进行德育的渗透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在新的时代发展中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方针,也有利于对小学生教学的全方面培养。虽然传统观念的数学课堂上并不注重对小学生德育的培养,但是现今还是不得不重视的。所以,这一教学政策的提出,也是对小学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针对目前数学教学方面进行德育的渗透,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哪些,以及相关应对策略,本文进行了有效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经过千百年巩固而来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一系列教育中,小数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还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深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强化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相关因素,有效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在教学中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既有竞争也有互助,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尽最大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这就是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小学数学课堂与德育创新的融合策略
        (一)充分发挥教材作用
        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自然离不开教材的引导。


首先,有效利用教材中人物背景在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肯定会对教材中的数学家、科学家进行讲述,让学生了解这些大人物。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老师一般都是讲一些人物的伟大成就草草了事,但是在提倡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就要合理的运用这些人物背景来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成为科学家,为祖国做出奉献的远大理想。其次,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还需要运用“培优补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使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在成绩进步的同时明白自己的学习并不是其想象的那么糟糕,也就培养了学生自信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在课后作业和练习当中继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业要求工整规范,让人赏心悦目。在作业当中,写数字和画图形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从小就要书写规范,整齐、美观。画图形要力求完美、标准。从学生一人学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在干其他事情方面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负责。设计阶梯性练习,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学中我们会遇到难易程度不同的题。对于简单的题,我们要教育学生,认真审题,不要粗心的良好习惯。对于较难的题,我们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要知难而上,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克服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
        (三)言传身教,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融合,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言行举止,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但模仿能力特别强,在学生三观未完全形成时,非常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很深的依赖,更会下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因此,对于这些可视化的行为举止,教师要加强重视,也可以通过这些行为举止来融合德育教育。为了更好地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教师就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利用人格魅力去教育与塑造学生,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一般小学数学的教育评价都是由考核成绩决定的,不重视德育教育的考核,为了更好地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就要将德育评价作为教育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小学生日常德育品质的考核,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提高德育品质。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渠道。我们要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和可行性,实现德育,智育双丰收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婧.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上),2019(10):267.
[2]王继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J].学苑教育,2019(16):57.
[3]李美.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创新教育探究[J].中华少年,2019(1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