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华芳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王华芳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基础来源于学前阶段,接受的语文知识非常浅显。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太平片区中心小学 王华芳 615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基础来源于学前阶段,接受的语文知识非常浅显。在升入小学后,学习任务加重,学生不能适应新阶段的教学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要真正为学生着想,立足于学生的客观需要进行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启蒙工作。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原动力。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兴趣教学作用更加明显。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堂体验感,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正向文化价值观。小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用兴趣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制约课堂教学的发展
经过长期调研发现,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观念依然没有得到切实转变,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时依然以较原始、单调、乏味的方式为主,教学策略单调枯燥,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或者分数,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知识训练,对于学习态度、学习意志、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不太关心,学生的语文创造力、思维力、理解力得不到良好培养,难以实现有效发展。
        (二)教学任务的目标化,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
         有些语文老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会忽视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关注。比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授本文的生字,有的教师会直接教授给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意,没有考虑怎样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吸收,就是以教学任务为目标,教学方法非常枯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教师如果一味地压抑学生的天性,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相比于一味地制止,技巧性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插入一些小游戏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师可以阶段性地开展生字游戏,让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认为难度较大的字,如果班里过半数学生不认识这个字,就要求展示的学生,对这个字进行解释,台下的学生进行补充说明,表现优异者予以奖励,表现不佳者予以鼓励,在游戏中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兴趣主要源于直观感知,但传统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的感知相对比较单一,如,静态图像感知、文字感知等,导致学生兴趣不足。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也可以采用新技术创新课堂,通过声像具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多种感知语文课堂,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立体的语文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最大化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营造立体感知环境,增强教学效果,加深语文课堂教学刺激,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是文字、动画及声音的集合,可以将语文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其内容应该始终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来合理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长城》为例,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兴趣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教师播放有关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对长城产生独特的想法,同时了解长城高大、宏伟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
        (四)在课堂中穿插问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结合课堂提问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教师开展启发性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点。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为此,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时,应当针对课本内知识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要让这个问题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在语文的教学实践当中,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一般提出的问题都是高质量的,能够尽可能地帮助每一位被提问学生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鼓励被提问的学生,还能够让全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往往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兴趣。
        结束语
        总之,激发语文兴趣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语文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如此,激发语文兴趣也是对过去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中华少年,2019(36):113+117.
[2]贾占华.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1.
[3]崔延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外语文,2019(34):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