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杨红森
[导读]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去得到较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部分弊端,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

云南省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 杨红森  663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去得到较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部分弊端,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面对当前的形势,中职学校应当运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创新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基于此,对互联网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创新
        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迈入信息、网络时代。新媒体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构建出了一个相对全新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环境。其中能够涵盖全部数字化信息的优越性更是能够使我们以更加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感知世界。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与其接轨,但很多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与时俱进,存在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老化的问题。例如,有教育工作者仍然沿用传统的读文件、做报告、念课本的方式。这种教育模式,与经常通过互联网高效学习,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学生实际情况脱钩,很难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也不能及时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让他们得到更专业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成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非常不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师紧缺,教师教学不够用心
        由于办学历史、专业结构、师资编制等原因,思想政治课师资的政治理论参差不齐,非思想政治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比例较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短缺,让语文、历史或没专业课时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课,其政治素养、教学方法、能力水平不同程度缺乏。甚至有些理工科转型教师没经专门培训,只能照本宣科,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了“人人会上、人人能上”的“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课相对缺乏骨干教师,更缺少名师、名家的引领,有些教师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课质量。
        二、互联网条件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方法,完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教育人员可以结合互联网信息、资讯,通过视频、图片和音频等各种多媒体工具,运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大数据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同时,结合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大事件等话题完善教育内容,与学生尽量贴切,引发学生关注,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引起共鸣积极参与互动,这样教育效果会比较显著。课堂上,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有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深入人心。



        (二)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教育潮流
        中职学生的年龄都不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2005年前后出生的,这些学生对电子产品具有天然的兴趣,他们习惯于通过新媒体技术来获取信息、开展学习,因此,中职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多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多借助新媒体技术,将需要讲解或者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通过互联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自己喜爱的环境下就能更加深入的学习。例如中职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公众号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学习主题,这样学生就能集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学习,这远比教师“遍地撒网”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中职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书本与课堂,而是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德育素材以最真实的现实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再“纸上谈兵”,而是能引导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德育力量。
        (三)紧扣实际,充实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中职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应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为重点;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根据《2020年版标准》的要求,中职思想政治课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四门主要课程;选修课程由学生选择修习,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主要包括时事政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紧扣社会热点话题,紧跟新时代步伐,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放在同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思考,才容易形成合力、产生共鸣。
        (四)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承担学校思想教育引导和传播的重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因此,教师的素质素养和能力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教师首先应不断学习新媒体文化和思政知识,丰富自身文化积累,修正自身行为模式。如此,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将其向正确、积极的政治方向引导。同时,教师还要深入领会新媒体技术的内涵,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进而灵活展开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结束语
        学校要善于借助新媒体技术来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坚持贴近时代发展、贴近校园实际、贴近学生需求,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和拓展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参考文献
[1]杨斌.互联网+时代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176-177.
[2]赵春波.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9(33):242-243.
[3]何长青.互联网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大视野,2019(04):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