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马玉雪“情境作文”有感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胡瑞
[导读] 情境作文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需要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加以积累、提炼,并适当地进行艺术的处理,使得描写的生活典型化、情境化;作文是“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从生活细节是去发现精彩的瞬间,去捕捉夺目的亮点,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才是情境作文的宗旨所在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佘家湾小学 胡瑞  442600

摘要:情境作文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需要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加以积累、提炼,并适当地进行艺术的处理,使得描写的生活典型化、情境化;作文是“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从生活细节是去发现精彩的瞬间,去捕捉夺目的亮点,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才是情境作文的宗旨所在。
关键词:情境作文 美 趣 情 新 小
        正文:
        近日,我有幸观摩了来自北京市平谷区的三位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收获颇多。特别是平谷区大兴庄学区马玉雪的“情境作文”教学与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不少老师总结,现在的孩子怕“三文”: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作人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怕的是写作文了。[1]我平时的习作教学也只是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堂布置文题,接着演说一样地作一些简单的指导,最后便留一段冗长的时间让学生作文。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作文变成了“榨文”写出来的文章既无新颖的立意,也无充实的内容,更谈不上妙笔生花。“假、大、空”的现象在作文中比比皆是。于是,作文不仅成了学生头疼的问题,也成了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我常常想:怎样上作文课,才能使老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呢?马玉雪老师的一堂作文课与一席讲座使我豁然开朗。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美”、“趣”、“情”的原则。
        “美”,从审美教育出发、观察和描写要抓住实物的“形态美”﹑ “结构美”﹑“功能美”和“行为美”。罗曼罗兰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善于观察与发现直接导致了习作内容空洞,写事不见事。“情境作文”把贴近儿童生活的实物、活动和演示,作为观察和描写的重点,拉近了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营造一个可塑的空间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趣”,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情境作文”文题的设计突出一个“趣”字:有趣的体验活动,有趣的模仿,有趣的话题……让学生愿意参与,乐在其中,从而生发丰富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想写,愿写,有话可写,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情”,表达心中之感从而明确自己的情感态度。


学生在作文中感慨过多,没有真情实感;千篇一律,东拉西扯,胡编乱造,常常“无病呻吟”。“情境作文”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境”中生“情”教师巧加引导,从而“文思泉涌”表达出所感所想,获得写作的主动权,也获得语言思维和作文智能的发展。[2]
         “新”,新视觉,别开生面。“死海”本就神秘引用生动的古代神话传说更是“奇”上加“新”;有了“鸡肋”耐人寻味的情节,我们便料到了杨修持才放旷的下场;“我”有了“石板一迎”,才读懂了蔡老师的慈爱;不写吃“蟹和尚”的风俗,难消作者心头之恨;没有“从三到万”的笑话,理解“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是多么抽象……情境作文要善于联想,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要含蓄,把思维蕴含于形象的情境中,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创设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情境。
        “小”,情境作文的非常宽泛,宽泛的话题让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选择一个贴近自己生活的内容抒写,但也给部分考生设置了一定的难度。有的考生不懂得“艺术起于微”的道理,拿起笔就写,只要不离题就行,不懂得凡事化大为小就容易的多,不懂得从不同角度,从小处入手。因此,我们的情境创设范围应尽量缩小,要合理出新。我们常说:“小事情,大主题”,因为“一切平凡孕育着伟大”:一只燕子的悄然归来,背后有着飞越大海的壮举;一个并没有掌声的成功,暗含了多少挫折与磨砺;一个没有语言的眼神,或同情或理解或赞许或鞭策,意味无穷;《七根火柴》可谓“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让我们从火红的火柴头中读出了战士对革命的赤胆忠心,长征中可歌可泣事迹何其多!  [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马老师的作文情境教学具有“润物细无声”功效。在以后的习作教学中,我会将这种作文教学理念渗透于课堂,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景,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曹春莲.《让语言文字活起来》[J] .湖北教育,2015,(06)754.1003-4390.2015.06
[2]林青.《设置有效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J]. 新课程研究,2011,(06):1671-0568-(2011)06-226.
[3]曹建英.《美丽源于自然》[J] .湖北教育.班主任,2012,(02): 1003-4390.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