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刘明艳
[导读]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虽然首批新项目以本科院校为主,然而职业院校也应顺应新形势,把握住新一轮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行业所需的新型人才。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镇沅职业高级中学 刘明艳 666599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虽然首批新项目以本科院校为主,然而职业院校也应顺应新形势,把握住新一轮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行业所需的新型人才。况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提出高职扩招,这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肯定,同时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职责和使命,当然也是对高职院校的考验。因此,在新和高职新一轮扩招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学校特色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新人才,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能够与产业对接,特别是与新产业对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推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革新势在必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性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性研究
        引言
        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培养方式等探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及应对策略。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特点
       (一)课程多样化
        计算机专业分支方向较多,导致涉及的课程内容也较为繁多,课程当中包括了《离散数学》《操作系统》《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Java)》等一系列理论、语言课程还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如《jQuery技术应用》《ASP.NET网站开发》《JAVA编程技术开发》《JSP动态网站开发》《Android编程技术开发》《HTML5响应式开发》《JavaEE轻量级开发》《WinForm技术应用》等。课程中涉及的内容繁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计算机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不断更新迭代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地更新迭代。计算机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其理论板块和支持内容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不断变革的理论知识,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做出调整。同时,科技的不断深入,也要求教师能够紧跟时代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因此,计算机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不断革新的特点。
        二、计算机教学现状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深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与操作。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实践加以证明。实践过程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实践完成一些创新的想法和任务。偏重理论知识教育学,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对计算机技术创新和深入学习的兴趣。


若要想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入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普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一)探索“新”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调研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结合自身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校内优质资源与校外计算机企业、行业资源相融合,共同整理出一套多元的协同育人理念和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比如通过联合政府相关部门、计算机企业、行业协会等一起合作共订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以地方计算机企事业单位为实践平台,构建共享型协同育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
        (二)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会更为熟练和容易,但显然,“互联网+”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与之相适应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培养出的人才可以真正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应该对经济市场的发展动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在培养人才时,以市场需求为基本的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在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要突出其专业特色,扩展计算机和其他专业领域的融合,鼓励学生在行业经济、产业衔接等方面多多学习。以培养出素质较高、技术较强的综合性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从而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相匹配。
        (三)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塑造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计算机应用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还包括很多实践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必须加强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服务。在大数据的时代下,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打造网络虚拟教室,网络虚拟教室的高度仿真性使学习者更容易熟悉各种复杂的计算机概念,掌握相关技能,可以通过虚拟测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实践任务完成后,教师负责检查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新一轮的互联网革命开始向各个产业领域渗透并加速融合。为此,高职院校要抓住这良好的发展机会,积极促进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人才教育的协同发展,推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汪牧扬.“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2]张婷.北京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陈健.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学园,2018,11(2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