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Circle Map,提高教学level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李雪蕾
[导读] 教师想要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并进行分析,从而改进教学方案,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有操作性的思维工具。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   李雪蕾   530000

摘要:教师想要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并进行分析,从而改进教学方案,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有操作性的思维工具。Circle Map作为Thinking Map中一种最基础和常用的图示工具,可以将复杂多样的思维具象化,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Circle Map  小学英语中年级  运用
        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对英语知识了解片面,缺乏学习兴趣和方法,学生学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现有的教学设计模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程序化,缺乏整体和全局的视角以及结构化的图式,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因此,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Thinking Map图示工具能形象直观地组织起零散的知识点,突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而Circle Map)作为Thinking Map 八大图示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小学英语中年级课堂运用广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ircle Map:
        1、组成:Circle Map是由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组成,思考的中心词写在小圆图内,关于中心词的联想写在两圆之间。联想出的关键词可以是文字,也是简单的图片。
        2、 应用:Circle Map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产生有创意的想法、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回忆学过的知识、定义概念等等。例如,①生活中,帮助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如一家人马上要去旅游了,一起用Circle Map来整理出发前的清单吧!②学习中,帮助整理认知;如思考一下,哪些事物是绿色的呢?或者打开思路,如围绕“职业”进行联想;再比如,运用于写作上的思维发散;
        那么,Circle Map在小学英语中年级(外研版三年级起点教材)中适用于哪些话题和课例呢?
        三年级上册:M4U1和M9U2这两课的主题非常明确,colour和jobs,我通过circle map将主题所涉及的相关单词进行一个罗列,并且在设计图示时,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出发,除了单词,再添加上相应的图片,这样既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环境中习得了词音词义,又帮助了他们巩固本课的重点。
        三年级下册:M3U2这一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I like ____./I don’t like_____.”这两个句型,在解读文本后,我对文本的主内容进行了一个主题的提炼——Activities,并围绕此主题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活动一一体现在Circle Map中,在图示的引导下,学生除了能够运用已知活动来操练句型,还能适当地进行活动的拓展。M4U1这一课的主题是Food and Drink,考虑到课本中所涉及内容不多,所以,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拓展了一些词汇,学生在头脑风暴中既激发了思维,又体验了快乐!
        再来看看四年级上册:M1U1一课中,围绕Direction这一主题,我再次运用circle map进行教学,本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如何问路和指路,因此,我将重点句型标注在图示旁边,并在指路的相关短语旁附上指示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其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课已知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在拓展环节,再次充分运用图示,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补充更多的指路的相关句型。而M3U2这一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What’s the ___doing?/It’s ____.这一问答句,因此,在确定Animals’ activities的中心词后,我就引导学生逐一找出文本中相关的-ing短语,在处理课本3/5/6这些活动时,也会逐步完善图示,那么它就可以帮助学生贯穿学习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
        四年级下册:Module 3Unit 2 On Monday,I’ll go swimming.这一课中,通过课文学习,我们可以很快地确定小圈中的主题是Holiday Plan,围绕这个主题,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可以像这样,先在图示的上方写出本课的重点句型:On Monday,I’ll go swimming.再以列清单的方式在Circle Map中罗列出时间和具体要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获取文本的关键信息。
        而Module 8Unit 1 They sang beautufully.这一课也同样可以采用Circle Map进行教学,本课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因此,在主题had a picnic确定后,我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动词过去式短语逐一罗列在大圈中,并将动词过去式用红色进行标注,意在引导学生侧重突破难点,此外,我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重点短语。运用这样的图示工具,学生就能够把局部的、碎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整合,让思维从“有物”走向“有序”。
        下面,以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8 Unit 2《I took some pictures.》教学为例,探讨Circle Map在小学英语中年级课堂教学的运用。
        一、复习导入,初建Circle Map。
        1.利用一张Amy and Sam’s poster,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有关picnic的话题内容,结合他们在picnic中所参加的活动图片,以Circle Map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T:Look!This is Amy and Sam’s poster.
        Do you remember ? What did Amy and Sam do last Sunday?
        S:They saw some birds.They sang beautifully.They ...
        师结合Circle Map带领学生复习M8U1学过动词短语(见图1),并引导学生找出动词过去式。

                   
        【评 析】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这个环节里,既要考虑到运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归纳已经学过的重要知识,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上一定要有针对性,高效性。教师初建M8U1picnic文本的Circle Map,在图示内罗列出动词过去式短语,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了学过的知识,并为新知的引入做好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再用圆圈。
        1.借助free talk,引出本课主题,进入活动1的学习。
        T: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S:I went to the park.I ...
        T:I went to the zoo and I took some pictures.
        Do you like taking pictures?
        Our friend Lingling likes taking pictures.And she took a photo of the monkey.Let’s watch.
        2.由Daming and his mother 图片,引出Daming’s poster,进入活动2的学习。
        T: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et’s listen.
        T: What did Daming do at the picnic?Let’s watch.
        3.师借助Circle Map,逐步学习文本,并板书(见图3)。
      
                 

        4.利用视频,开展跟读活动,熟读之后,借助Circle Map,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师板书,不断完善图示(见图4)。
   
                       

        【评 析】学生在听听、看看、读读等活动中进行学习,丰富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强了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图示,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掌握整个知识架构。
        三、运用图示,内化知识。
        1.以自己的“Happy Time”海报为例,运用Circle Map,逐步展示制作海报的步骤(见图5)。
       
                       

        2.组织学生开展以“Happy Time”为主题的,小组内制作海报的活动,使其运用所学图示进行知识梳理(见图6)。
       
                    

        【评析】在制作海报活动中,学生体验实践,交流合作,制作图示海报,进行信息提取和整合,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 本课特色:
         Circle Map,训练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问题驱动,逐层递进,引发思考,挖掘教材。
        2、任务驱动,理解课文,问题推进,引发思考。
        3、设置情境:由设定情境引入到文本情境,再拓展到模拟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Circle Map 运用感悟与启示:
       1、八大图示关系固定,选择使用要慎重。
Thingking Map 有八种图示,每种Thinking Map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用来描述一种固定的关系。例如Circle Map,它是最常用的头脑风暴和列清单的工具,常适合孩子对于某一主题没有想法,运用联想来激发思维的场景;而双气泡图,则是强调引导孩子找出两个事物的共同和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对比。因此,我们在使用每一种图示之前,要先从它们的定义和用途出发,进行相关性的选择和使用。
        2、图示由易到难,思维发展层层递进。
        Thinking Map八大图示一一展现了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比如Circle Map更符合低龄段儿童的无限联想、无限发散的思维特点,而双气泡图、树型图、括号图和流程图,则逐步引入了对比、分类、总分甚至顺序的概念,满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大脑对事物不断建立新的联结关系的需求,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时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图示是工具,促进思考和激发思维是研究意义。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Thinking Map图示工具能形象直观地组织起零散的知识点,突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利用Thinking Map图示工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所授学科,包括学科的脉络及学科元素间的结构关系等,让教学设计思路更清晰,在描述教学活动地空间逻辑和流程时更形象,也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ircle Map 是高效的思维工具,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帮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小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目前形象思维居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薄弱,对学科中较抽象的知识点及零散的、层次不够分明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易混淆知识点,充分利用Circle Map进行教学,有助于自己的教学形象直观地组织起零散的知识点。生活上,每每遇到复杂的工作需要处理,晦涩的知识需要理解,艰难的选择需要抉择,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它,用它计划工作、整理知识或做分析决策,可以说,对于我教育教学上的成长功不可没。但是它给我带来的影响还远远不止这些,我认为,思维方式上的改变才是Thinking Map带给我的最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胡静波.让学习看得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于玲,ThinkingMap之:八大图示与英语教学(副本)库房[OL].https://www.meipian.cn/158mx7om,2018-0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