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融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刘萍
[导读] 小学情境作文教师一直是较为热点的研究话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思维建构能力。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顺南学校  刘萍

摘要:小学情境作文教师一直是较为热点的研究话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思维建构能力。语文作文是可以体现出学生思想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使他们的自我情感和想法进行有效的抒发,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促使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培养出文学素养。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作文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化;习作教学
        一、创设仿写情境,提升自主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以及生活资历尚浅,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慢慢来调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在课堂中创设出仿写的情境,让学生感知、了解一些经典名句,并根据经典句型和结构进行训练,写出相仿的句子,运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技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基础更扎实,在细水长流中掌握不同的方法,再反复练习后写作水平便会有突破性的提升,同时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先生《少年闰土》这一课时,便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值得让学生们学习和模仿。教师要将仿写情境创设出来,让学生融入到闰土的世界,从文章中了解到优秀的写作技巧,掌握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联系这一作文方式,激发出他们读书的兴趣,并且养成善于寻找线索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效率。此外,教师要在平日里指导学生将精彩段落或句子进行标记。学生只有融入到作文情境之中,才能拓宽自身的阅读视野,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
        二、创设微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初步阶段,所以教师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为其今后的写作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更好地写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认为写作是枯燥且乏味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微课资源融入其中,创设出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快速地进行课堂学习氛围当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热情。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时,要让他们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利用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将写作的技巧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着事物的发展过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利用课前剪辑完毕的视频向学生讲述什么是倒叙、插叙,怎样用倒叙、插叙,以及写作中的不同影响与渲染效果等知识。通过创设微课情境,教师便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这类写作技巧,保证他们在写作时充分掌握这一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方法对作文的重要性,体会到趣味性,获得成就感。
        三、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语言魅力
        传统的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一味地讲解写作方法,滔滔不绝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方法,必须要创新授课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


文章情境再现的教学方法就是这样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对文章的整体脉络进行重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课堂内容,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其中,使其自主开展语文习作活动,提升文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以“历史人物”为主题进行作文时,便可以组织学生每个人试着讲一个故事。小学生对于历史故事是具有很强好奇心的,他们也从课本或者父母的口中听到了许多历史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充分感受到历史故事中的情节,品味人物的传奇性,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将所积累语文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文学素养。当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便可以让他们动笔写作,将所讲的内容落实到笔头上。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写作时,会感到思路非常顺畅,行云流水、落笔生花。
        四、创设生活情境,拓宽文学视野
        写作能力的停滞不前,大多是因为学生内在的素材较少,容易脑子一懵,在看到教师布置的写作主题后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将生活细节带入自己的文章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出生活情境,让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结合多媒体技术,将他们可以时刻接触到的事物代入到文章当中,并从其他经典文章中寻找到生活的素材,以此拓展文学视野,让自己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写作时布置文章题目,比如“我最喜欢的东西”,然后逐渐演变为“我最喜欢的……”最后让学生自己命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比如家里的动物、植物,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充分描写,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将观察到的东西写进文章之中。教师要注意写作素材的多样化,不可用单一的题目进行写作,否则学生会感觉到非常的无聊。在生活情境当中,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所见所闻以及想象出的事物都落实到写作中,克服自身在写作时无话可写的问题。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来制定出合适的授课计划,使其明白只有将真实情感融入其中,才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又比如,教师在讲授《小英雄雨来》一文时,首先要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整体结构和语句搭配,还有作者对雨来外貌、神态描写的方式以及文章中蕴藏的爱国情怀等。当学生读透文章中的内涵时,内心便会有很深刻的感触。这时教师便可以创设出生活情境,让学生回想一些自己在生活中还看过哪些抗战时期的故事,和其他同学分享讨论。这样的引导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习作的乐趣之中,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增加自身的阅读量和词汇量,由内而外得到全面的提升,为作文课堂提供优质的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情景化的方式,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创设仿写情境,提升自主能力;创设微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语言魅力;创设生活情境,拓宽文学视野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