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画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张湘妍
[导读] 初中语文是整个学科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学科。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不仅要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湖南省怀化市宏宇中学  张湘妍

摘要:初中语文是整个学科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学科。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不仅要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教育者的也都致力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实践证明,如果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适当采用插画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元素,还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绘画艺术,希望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绘画艺术;初中;语文
        引言: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包含了诗歌和文言文以及小说、演讲词、议论文还有散文和说明文,若能够将绘画引入其中,学生必然会产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更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绘画艺术,让学生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能真正将语文课文与艺术元素相结合,领略初中语文的文化之美。
        一、通过绘画让说明文变得条理清晰并且形象直观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中国石拱桥》在讲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绘画的艺术元素。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条宽宽的河流,然后在河流上面画一个拱桥,这就是最简单的石拱桥。学生通过这个图画能够形象的感受出中国石拱桥的简单特点,然后教师再用彩色粉笔将河水和拱桥描上颜色,学生看到这幅图就像一个美丽的彩虹一样,然后教师再引出课文的标题并且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会大概总结出3点,中国石拱桥有着悠久的历史,石拱桥的形式多种多样,石拱桥的结构非常坚固。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石拱桥,联系生活的实际例子,学生能够列举出不同的石拱桥,比如河北赵州桥。教师在讲解赵州桥时,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弧,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原型,由于赵州桥没有陡坡,于是在圆弧上再画出一条直线作为桥面,在圆弧的两边与直线的中间再画两个小拱,最后在横线上画出石栏杆。若时间允许,可以在石栏的两边继续画上朴素的图案,简单勾勒出一座美观大方的赵州桥。学生通过这样的绘画艺术能够深刻感受出中国石拱桥的建筑之美,然后在此基础上更能深刻理解到文章中所表述的价值观。
        二、通过绘画形式缩短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文,若学生没有良好的古文功底,那么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带领学生真正欣赏古诗文的美,教师可以在讲解古诗的时候引入绘画艺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美的思想熏陶。
?      比如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学生初读课文,会有一些内容不太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绘画,通过这样有趣的形式进行阅读,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也会高涨。


在学生的作品中可能会有一些瑕疵,比如个别学生将月亮画成了月牙,或者画成了满月,若出现这种情况,则代表学生对文章没有理解清楚。因为文章中明确写出的是十一月十二日夜,在古代是阴历记时间,因此该日的月亮应当是似盈还亏,只有这样,才能与下文中的月色入户,竹柏影也相照应。还有一些学生对“相与步于中庭”中的庭字理解也存在误区,庭在古代有三种解释,厅堂,庭院和院子或者和朝廷的廷一样意思。根据作者在文章中所描述的处境与心情,我们能够感觉出此处的庭应当是庭院,但有的学生可能会画出小亭子,那这样会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在空水积明一词的理解中,应当是月光如水,非常皎洁,但是有的学生理解成了水,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文章的意思就会曲解,由此可见,通过让学生绘画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语文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好绘画的方法,拉近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正体会古文的美。
        三、通过绘画帮助学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加入绘画的元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情感,通过不同的情境,学会选用不同的色彩去表达,父亲年龄大了,而且“我:的家境不好,这些情况在运用色彩上就可以使用一些教暗淡的颜料去表现,父亲为我买橘子,并且分别时很不舍,这些包含父亲对”我“慢慢的爱意的情景,可以选用红色等颜料进行表现。这种绘画和语文联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既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如在教学《使至塞上》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文时,勾勒出如下的一幅图:“在一片大漠里,有一条飘飘直上的孤烟,还有一片河滩,填上挂着一轮落日。” 当学生看到这样一幅图时,必然会感受出不同的情感,因为画面的辽阔以及层次的丰富,包括对比鲜明的色彩?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表达的意境,然后学生在细细阅读这首诗就会发现,诗中所包含的力量。在大漠的衬托下,学生也能感觉出一种悲壮的美。诗中用圆来形容落日,其实在表达伤感之情,通过文字与感受的强烈对比,学生能够再一次感觉出诗文表达的悲壮美,进一步推动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总结: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绘画艺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则能够把抽象的难理解的语文文本变得更加具体,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更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在潜移默化的艺术享受中学生既能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体验到美好的情感,更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雪军.?绘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009(005):22-23.
[2]李文君.?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的运用[J].?软件:电子版,?2019,?000(002):114.
[3]何桂连.?"留白"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20,?000(01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