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尹德芬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尹德芬
[导读] 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方式。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中学      尹德芬    813399

摘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解决。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并通过多种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随之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因为学校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场所,只有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才能促进社会稳定的向前发展。同样,随着教育的改革、社会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不再是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杆,而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笔者在经过一定的调查和采访后发现:多数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阅读教学的内容枯燥、重复,语文知识反复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第二,相较于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知识,网络上的都市、仙侠类的小说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生的阅读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方面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从小学开始,学校不得不加强教学管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结合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来看,提高小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是必需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发展很不平衡。比如,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在倡导给学生和老师减负,但是实际效果却非常一般,而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作业压力导致学生的阅读范围十分有限,十分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发展。
        (三)阅读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关注程度不足
        多年来,我国都以应试教育理念开展教学,这一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人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代名词了。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语文老师不但要关注语文知识的工具性,让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还要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据笔者观察,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依然过于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传输,比如陌生字词、诗词背诵等,却忽视了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导致学生的综合发展受到限制,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难以顺利实现。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一)注重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步骤,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精神。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一步骤不够重视,没有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甚至没有课堂导入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因此,老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以趣味性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用趣味性的问题作为课堂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首先,老师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下雨吗?同学们在下雨的时候有关注雨水的特点和雨中的景色吗?同学们在下雨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对雨水有没有那种特殊的情感?”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这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答案。或者,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和全班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后,老师再说:“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观察过下雨啊,大家对‘雨’也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呢,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学习课文,看看‘雨’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有哪些特点,又表达了作者的那些情感。”这样一来,课堂导入就会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让处于玩耍、昏昏欲睡状态的学生迅速调整状态,进而专注、仔细的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用多媒体联合实际生活,构建教学情境
        长期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都不到位,所以他们在学习课文时,很难通过准确的想象去分析课文、鉴赏课文。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巧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鼓”或者学生在电视节目上常看到的“鼓”,以及“安塞腰鼓”让学生通过对比,对安塞腰鼓形成大致的理解。然后,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鼓的声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安塞腰鼓的特点。最后,老师为学生介绍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陕北地区,包括该地区的地貌特征、风土人情等等,让学生结合当地风景的图片以及展示当地人文特色的图片对安塞腰鼓产生全面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处于老师所创立的教学情境之中,从而以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结束语: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人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完善教学,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广.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20,(34):136-137.
[2]李水恒.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21):17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