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陈小平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陈小平
[导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创新和逻辑能力。只是简单地模仿老师去做,没有自己的探索,没有自己的创新。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中心学校    陈小平    652303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创新和逻辑能力。只是简单地模仿老师去做,没有自己的探索,没有自己的创新。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提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能够给到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发展思维逻辑等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知识抽象、思维逻辑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和内容都涉及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数学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优势。
        一、教师转变理念,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开展基础就是教师要先转变理念。教师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学行为和方向,对教学的效果是有极大影响的。在“传道受业”语境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敬畏,都处在“峰值”。小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和模式下,往往只能紧跟教师、亦步亦趋地随着教师的节奏和安排,被动接受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未能及时“激活”,学习的主动性会受到束缚。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给学生留出对数学知识思考、分析、感悟、理解的空间,使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适应教学需要,主动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赋予教学实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实际,提高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地位,采取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的具体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具备主动探索、积极求知的学习能力和态度,更好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经常会有听不懂的问题,或者是不能够理解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那么就会打断学生的思考,这样做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眼前遇到的困难,但是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这样学生以后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换一个问法他又不会做了,而且会使学生养成惯性思维,下次不会做他就直接放在那里等老师来说答案。


所以要想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之间来进行互相比拼。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进行分层,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到同一个小组里,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思维能力好的学生来带动思维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学生进行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友情,在最后学期期末结束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表现不够优异的同学,教师要反省是不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不适合放在一块,要随时进行调动,确保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
         三、培养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环境
         兴趣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从课堂开始。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总是习惯于以书本为一节课的开始,“让我们把书翻到某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从一开始就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消散注意力,而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会更有利于开启一堂好课。
         例如,在教授《循环小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先提供按顺序排列的蝴蝶、蜻蜓、金龟子等昆虫图形,让学生观察后说出昆虫的排列规律。接着老师做出引导:“这些图像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交替出现的,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许许多多这样重复不断的变化,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作循环现象。而在数字运算中,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规律转化到数字排列中,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是在无形中给学生心里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又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整除”和“余数”的概念,教师提前准备好12张纸牌,让学生对纸牌进行分组,并要求每组的纸牌数量相同。学生在游戏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将纸牌分成五组,那么必定会有多余的纸牌出现。由此,教师就可以正式回归本课主题,提出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开启新的数学之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轻松掌握知识点,也能激发创新思维。
        结束语
        创新意识是小学生学好小学数学课程和建立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关键环节。因而,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对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积极践行开展创新意识培养的活动,通过积极转变教学的理念、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活动以及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永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03):40.
[2]刘国翠,王义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9.
[3]郑利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华少年,2018(28):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