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叙事结构漫谈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陈贺璋
[导读] 麦基的《故事》:“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陈贺璋

麦基的《故事》:“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不再只满足于平淡的接受各种事实,对于接受到的事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至少是有意义的”。因此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纪录片记录的是现实和历史时间,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引导观众深思。
[关键词]: 叙事结构 纪录片
        “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魇足的,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一直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聚集在篝火旁和市井处相互听讲故事。”麦基曾经这样说。
从叙事规模来讲,新闻属于事件,那是脱离因果关系的孤立事件,假如需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那就是事情,更大的叙事规模属于故事,更低规模的属于一个行为。
结构就是素材的排布。素材既有天然的内部秩序,但是又并非不能调整,素材只能按照时间线进行呈现和排布,也就是说,本来比较复杂立体的叙事脉络,也必须只能进行2维的描述和呈现,而设计这种先后呈现的秩序,就是讲故事的魅力。
          根据认知规律,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先获得的感知材料对后学习的内容的识记和回忆,如果有干扰,就称为为前摄抑制。
          后获得的感知材料如果对先学习内容的保持和回忆产生影响,就是后摄抑制。两种抑制对于叙事效果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取决于我们设计何时透露“情况”的艺术。这跟结构有关,属于结构设计的事。
        纪录片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关联的“一些”故事,那么关键就如何设计叙事的环节,一个故事,用单线,有顺序有倒叙闪回、循环。那么一些故事就可以是在单线叙事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式的、插叙的、循环的套路。
        一个故事性越强的片子,观众产生的粘滞力越强。我们在看一些长篇电影的时候,2020年热映长篇《》
        观众对于纪录片的呈现已经不满足于流水账式的纪录,他们需要带上作者思维加工过的整体效果,带上作者的对此事的评判,尽管一再强调尽量客观,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绝对客观。
        如何把故事讲好,就要针对事情发展的情节进行故事化排布呈现给观众,叙事就是对这些情节组合排列。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就是讲故事的方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能够让观众获得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是纪录片创作者的自我表达方法。每一部纪录片都有一个合理的叙事结构。新浪潮的“无结构”并非真正无结构,而是一种自由而松散的结构,外化形式比较隐蔽。
讲结构,还需要提到叙事的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叙事的角度。角度不能混乱,混乱的角度让人摸不着头脑。叙事角度按照托多罗夫和热奈特的划分大致相同,但是具体说法不大一致:
        1.全知角度,有叫第三人称角度。托多罗夫的说法是“叙事者>人物”,“讲故事者”在描述他人,但“叙事者”并不是一个第三方的人的存在,因为他拥有超知的视角,总能了解事情的全貌。只能是上帝或者一种精灵。热奈特则把这称为“零度调焦”,即没有聚焦,整个角度是发散的,叙述者是万能的上帝。
        2.限制叙事(也叫第一人称角度)。托多罗夫的说法是叙事者就是人物,要求观众全部代入到角色中去, 热奈特称为“内部调焦”。第一人称角度叙事有很强的代入感,现代主义电影大多采用这种类型。
        3.纯客观叙事(也称第三人称或无人称)。托多罗夫称为“叙事者<人物”, 这个“讲故事的人”仅仅作为一个第三方的存在,他的存在是被动的,并不总能找到了解事情的全知视角,但是属于被各方主观“介入”最少的一种角度,也是第三人称角度,热奈特称为“外部调焦”。


因为这种客观视角的外部约定被动,因此被认为是最客观的、不经设计和安排的,这种常常是一种“淡漠的观察者”或者物体视角的形式存在,纪实性电影多属此类,展现客观的生活流。叙事角度可以相互转化或交叉。
        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早期的纪录片,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机械化的纪录。这样看似能够将事件最大程度的还原,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世界万事万物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纪录片如果缺少必要的结构化的组织,会让观众觉得缺少章法,被搞的云里雾里,更无从谈起引起共振了。
叙事结构跟我们影视剪辑提到的蒙太奇结构概念同源, 纪录片线性结构有单线结构、双线结构和多线。
        单线:这是早期纪录片采用的经典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叙事主线只有一条。单线叙事结构就是围绕一个主角、一件事讲故事,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按事情先后的发展顺序层层递进,也叫递进式叙事结构,故事中既可以有插叙,也可以有倒叙。单线叙事比较枯燥。
        双线:根据双线的状态,又有平行、交叉、对比等结构。
        多线:多条故事线,不仅增加了记录片的信息量,使得故事更有层次,故事化更强,单位时间容纳的情景和信息点越多,节奏就越为紧凑。
        故事片是由许多情节点构成的,效仿故事片的叙事手段,通过通过一系列元素的调度,能够很好的操控观众的注意力和情绪,纪录片也要讲好故事,也排斥平铺直叙的一味追求机械客观真实。那么纪录片也需要在骨骼上做好充分的文章,叙事结构要合理巧妙,通过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使观众的注意力一直粘滞在情节中。我们在做泥塑前会用铁线和木等搭一个大体的骨架,在此基础上再做肉和细节,如果不用这种骨架,整个作品会缺少一种“型”和神的东西,再调整起来就比较难了,这就是我们讲的主心骨。
        分立的故事点最后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它讲究高低起伏,才能够去带动观众的情绪。如电影版纪录片《生门》是四条主线交替出现的多线平行叙事,四个故事相互独立。
        我们说什么是结构,结构本身的组份也是事件,但是能成为结构的事件是特殊的事件,他或者是起、承、转、合中处于节骨眼的事件,或者是类似让事情出现重大变动的事件,带有很强的逻辑特征,而其他作为“肉”的内容性的事件,则是此类事件的细化、延续以及扩充、抒情。
        纪录片尤其讲究说故事,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与新闻事件不同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不光是把时、地、人、原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还要做到波澜起伏,牵动观众的情绪。人物的矛盾冲突,是纪录片生命力的增长点。
        故事所有的情节都通过时间逻辑线结构起来,显得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这是观众对整个事情最基本的感知,但这还不足以构成生活。人们发现事情往往比较复杂,从不同的立场、视角和角度去认知,事情往往并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罗生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内容就是血肉,或详或略,或丰满或纤细,这些都会丰富线性叙事骨架,让整个作品体现出韵致。
        素材按时间顺序搭建,这让纪录片更加真实。因此线性叙事结构是所有结构的基本形态,线性叙事结构是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的作为逻辑,但可以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来讲故事,二次建构能挖掘更深层次的事实,展现更真实的情感,这实际上遵循来另外一种逻辑,即人们认知实物的逻辑,如果我们知道结果,那会增加对于原因的探究诉求,
        故事的发生的原因,过程,高潮,结果是本身的内部结构,这相当于搭建防止的承重墙、横梁等等硬性的基础,设置动情点、兴奋点、悬疑点,引导管总情绪起伏,这些结构点的出现频率构成叙事的节奏。成片讲究有张有弛。
        叙事结构并无高下之分,只有对于内容哪种更为匹配的说法,一部纪录片,可以出现多种叙事结构的混合。结构化叙事是讲好纪录片故事的主要途径。纪录片叙事方式逐渐多元化,叙事结构也越来越多,但是线性叙事作为最经典的叙事,即便是在纪录片叙事多元化的今天,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做结构设计,离不开对内容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卢兆旭《贾樟柯电影叙事结构的流变》;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2.林琳《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知识文库;2015年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