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刘海红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图画内容是学生识字、阅读的入门内容,图画所展示出来的内容形象且丰富,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渠县宝城镇第一中心小学    刘海红   635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图画内容是学生识字、阅读的入门内容,图画所展示出来的内容形象且丰富,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看图说话与写话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部分,本文针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作以策略建议,以促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说话;看图写话
        引言:
        说和写实际上都是对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体现,语文的学习作为文化的传承以及学生所需要的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说和写的能力必不可少。基于小学生几乎零基础的学习,图化教学则是主要的教学部分,有效的利用这一部分,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课本图画
        在现代教材课本中,教育者们在设计课标内容时,不难发现,教材内融入了丰富多样的图画内容。图画所体现出来的信息量相对较多,并且其鲜明的色彩内容,更是有效地吸引了小学生的眼球,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的促进;另一方面,图画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尽管文字无法理解,但学生仍能够通过插画体会其中的含义,由此可见,教材中这些插图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有着较好的辅助作用[1]。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可将这些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得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得以有效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正确看图
        尽管图画具有简单直观的性质,但在具体的观察图片过程中,小学生并没有具体的看图方法,而是随机的读取图画中的信息,看到什么则获取到什么信息,从而使得小学生在看图时,往往会出现看不全面的现象,使得信息的收集仅仅只是依托于图片中主要的部分,而忽略了细节性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授课时,则需要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看图技巧[2]。例如,在看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比如看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图片中具体都体现出了什么;看一副图画的顺序应当是怎样的等等。比如,在看风景图时,可以从事物的排列上依次观察;而在看关于体现人物内容的图画时,则需要学生掌握其中的重点要素内容,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发生的事等几个方面进行观看,从而掌握图中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的看图方法,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高效的读取图文中的全部信息,这对于学生在进行看图说话、写话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与此同时,完整的信息内容,能够使得学生在看图说话与写话时,得以将其中的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此外,图片所赋予的信息仅仅只是片面的,而体现出来的故事性情节却有着可转移现象,因而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亦需要帮助学生基于图画本身进行拓展思考,进而充实图画的内容等等。
        三、培养思维能力
        (一)想象思维
        前文所述,图画所展示的内容是固定的,虽然体现出了一定的情节内容,但其仍然存在着故事延展的无限可能性。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则可以结合图画内容,基于学生一个想象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在此期间,有效的图片选择则是尤为关键的,应当利用具有可想象空间的图片,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力的拓展训练[3]。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课文中第6课《静夜思》这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中,书中则插图了李白扬天望月的简单图片,在课文练习部分则是将“观夜”更富彩色性的体现了出来,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副图画,进而想象图中的小女孩看着填空在思考什么事情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与夜空有关的视频内容,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继而再让学生将图画与所看到的视频内容综合起来,发挥其想象力。通过学生自行想象之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此一来,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说话”在与同伴分享交流中,得以有效的锻炼。



        (二)观察思维
        观察力的培养是以基于学生图画的本质,进而将说与写有效的实施训练,促进学生将其从图中观察到的事物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内容,以及自己对于图画的理解与思路等方面,进而将其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亦可以促进学生写话的能力[4]。比如,在学生看图练习说话、写话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设计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图画与教师引导过程中,获得启发,从而促进学生说与写的能力,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插图中,在学生观察图画时,教师则可以结合生活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在每年的冬天,你们会不会在利用雪花做游戏呢?”,通过启发引导式的设问,学生则能够将图画内容有效的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得思维得以有效的延展,进而在脑海中浮现了丰富的内容与画面。如此一来,则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将看图说话、写话更具形象的表述出来。
        四、基础能力的训练
        (一)促进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对于训练小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生“看”书“阅”读,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读”的训练。不论是培养小学生“说话”还是“写话”的能力,“读”对于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亦需要加强对学生“读”的训练培养。
        (二)口语训练
        除了“读”之外,在基于看图说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对于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展开教学训练,第一,根据图画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假如没有人物,就将图画中的具体事物逐一说出,比如,所观察到的植物中,都有哪些植物?小花、小草、大树?有没有具体的树的名称,比如简单且常见的柳树、苹果树等等;观察到动物时,具体是什么动物?小马?小狗、小猫、小鸭子?能不能再具体点,比如正在汪汪叫的小狗、可爱的小猫等等。假如图画中有画人物形象,那么就给图画中的人物起个具体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能够脱口而出图画内容,避免由于认知不全导致的停顿现象。其次,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依据看图的顺序,逐一用简单的句子表述出来,进而再指导学生如何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短句连接起来表达。最后,鼓励学生将图画内容完整地说出来。
        (三)写作习惯的培养
        此外,在写话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学会记录,比如从最简单的写日记开始,鼓励学生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写下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图画内容写下来等等,从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在写话的训练过程中,除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效的写话技巧亦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期间,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在看图说话的同时,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边说边写,从而促进学生使得两个部分都能够得以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入门内容,亦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教学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写话,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图,使得教学有具体仔细的指引性,从而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说话与写话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炳军.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初探[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3):60,65.
[2]孙先娇.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方案初探[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26):253.
[3]吕丹玫. 用心观察,用情描绘——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初探[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3):260.
[4]吕俊波.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