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该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该院于 2017 年 2 月—2018 年 2 月收治的 72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 36 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1)在平均病情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在感染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5.56%,与对照组的33.33%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可促进患儿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采纳及使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类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以及手足口腔部位出现小疱疹等[1-2] 。 临床护理工作中, 为了使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感染得到有效预防,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 该次将该院于 2017 年 2 月—2018 年 2 月收治的 72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个性化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研究的 72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均由家长(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儿。 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 36 例中,男、女分别为 21 例、15 例;年龄跨度为 2~9 岁,平均为(5.6±0.4)岁。 对照组 36 例中,男、女分别为 20 例、16 例;年龄跨度为 2~9 岁,平均为(5.7±0.3)岁。 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儿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护理工作,处理好护理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地实施。 观察组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法,包括。
(1)及时成立个性化护理小组。 在儿科内部及时成立个性化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 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护士以及其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 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针对该组患儿的具体病情及个体化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进一步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方案。(2)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 因患儿健康较小,因此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实施的对象需确定为患儿家属,耐心为患儿家属讲解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护理期间注意事项等,提高患儿家属认知,赢取患儿家属信任,使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实施。(3)个性化心理护理。 因受到疾病的困扰,患儿容易哭闹,且常伴有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因此需加强对患儿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以礼貌、和蔼、亲切的方式与患儿沟通,安慰患儿,缓解患儿不良心理情绪;并且,可以在病房墙壁合适的位置张贴卡通海报,使患儿通过视觉观察感受到童趣;此外,多鼓励、夸赞患儿,比如“你真棒”“你真是个小英雄”“你真是个好孩子”等语言,使患儿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增强。(4)个性化饮食护理。 根据患儿病情及个体化因素,制定营养、健康的饮食计划方案,以高蛋白、易消化类饮食为主,坚持少食多餐,忌辛辣、带刺激性食物;并在进食前后保持口腔清洁,可以使用温水、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口腔感染的发生。(5)感染预防护理干预。 如前所述,需加强口卫生护理,避免发生口腔感染;同时,还需注意手卫生防护,指导患儿勤洗手、维持足部卫生,避免手部、足部感染的发生;帮助患儿勤换洗衣服、床单被褥等,避免出现压疮并发症;此外,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合理控制病房温湿度,保持病房安静、卫生,合理控制探访人数和时间,避免患儿出现交叉感染。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取平均值。 此外,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使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平均病情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用 t 检验;感染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用 x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病情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在平均病情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 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下表 1。
表 1 两组平均病情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s),d]
2.2 两组手足口病相关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 36 例中,手部感染 1 例、交叉感染 1 例,感染总发生率为 5.56%;对照组 36 例中,手部感染 4例、足部感染 2 例、口腔感染 3 例、交叉感染 3 例,感染总发生率为 33.33%。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存在传染性,且传播途径较多,包括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以及接触性传播等 [3-4] ;在临床中手足口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口部疼痛、足部及口腔小疱疹、厌食、低热等。因手足口病对患儿健康影响较大,需积极医治,并配合有效护理方法。该次为了使手足口病患儿感染得到有效防控,在护理期间重点提到个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即在及时成立个性化护理小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实施基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预防感染护理。 近年来,有学者表示,个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使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使总有效率达到 90.00%以上;同时,能够缩短患儿皮疹消除时间、病情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5-6] ;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在平均病情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足口病相关感染总发生率为 5.5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从中可知,个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
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可促进患儿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 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妍,王聪,张丽敏.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6):135.
[2] 申为晶,丁召伦.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 [J]. 双足与保健,2019,28(1):22-23.
[3] 梁凌云.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3):187-188.
[4] 王晓君,林春梅.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90.
[5] 李茜.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1):171-172.
[6] 王晓君,林春梅.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8(6):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