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成效的分析探寻更好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把从我院近两年来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的74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急救护理程度分成一组和二组分别进行实验,对一组实行普通的急救护理同时对二组实行更加全面的急救护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身体指标和治疗数据。结果:一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有效率为86.49%,其中患者总数37例,有效患者32例;二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有效率为94.59%,其中患者总数37例,有效患者35例,实验结果表明二组相对于一组的患者急救护理有效率更高。结论:更加全面的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恢复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方法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人体的心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的供血供氧不足,常常会引发患者的心肌坏死,医学上归属于冠心病一类。长期的体力消耗、过度劳累、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无节制的抽烟酗酒以及长时间的消极情绪都有很大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一定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发病时出现的心脏的疼痛、心律的不齐以及干呕等症状以达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终痊愈,本院就此对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以探究更好的急救护理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的抽取我院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两年间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患者年龄均不低于28岁且不高于64岁,其中一组共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包括女性患者15例和男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二组共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包括女性患者13例和男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情况无过大差异且能够提供实验结论所需的对比性,对患者实行的分组治疗并不会干扰患者的救治和恢复同时实验治疗方法科学且客观。
1.2基本方法
实验人员对一组死患者实行的基本急救护理具体措施有药物急救和物理护理两种。急救需要准备好止痛药、阿司匹林和强心针等药物以及呼吸机、心电、血压监测仪等急救设备。护理人员在准备好急救药物后需要对患者实行物理护理,患者发病时准确的应用供氧机、止痛药来减缓患者发病时的疼痛感和为患者提供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护理人员要保障在患者的治疗的一个疗程内照顾好患者的日常起居,帮助患者完成每天的清洗和排便排尿活动;还要保障患者规律的一日三餐之外不暴饮暴食以及患者每天的饮食应该清淡卫生,尤其拒绝油腻辛辣的食物;除此之外要保持患者所在病房内的空气流动畅通无阻,做好病房内的清洁工作,不在病房内堆积大量垃圾,对病房定期消毒除尘。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时应该利用血压测量仪和心电图等仪器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监测,做到每隔一个小时读取一组数据。
对二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急救护理方式除了多增加了一项情绪狐狸之外其他条件应该与一组实验没有差别,但是又需要在此之上对患者额外施加一项情绪护理,即对救治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心理情绪上的安抚疏导以保证患者用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治疗过程。
具体做法有保持每天不定期不定时的与患者交流,告诉患者每天病情的改善和身体健康的进步情况来增加其应对后续治疗过程的信心,疏导好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或者通过给患者听音乐、读杂志等活动丰富患者枯燥乏味的治疗过程。此过程还要求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情绪护理方式是科学、专业、统一和标准的。
2结果
一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急救护理之后完全痊愈的患者18例,有初步的护理成效的患者14例,护理效果不明显的有5例,护理有效率为86.49%;二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急救护理之后完全痊愈的患者26例,有初步的护理成效的患者9例,护理效果不明显的有2例,护理有效率为94.59%。实验结果表明更加全面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成果起的积极作用要好很多即在基础的急救护理方法上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加情绪护理这一方法效果更好。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是一项国际难题,严格来讲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以有通过胺碘酮、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常用的药物缓解控制治疗法和通过冠状动脉搭桥、心脏搭桥等手术基本根治治疗法两种方法,但是无论是通过药物还是手术治疗,患者的最终痊愈都离不开良好且有显著成效的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病因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通过一个更加全面完善的急救护理机制帮助患者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尽管我们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更新迭代地越来越先进又越来越全面,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护理治疗过程中没能保住生命,并且由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饮食作息极度紊乱,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种不良趋势势必会影响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院本着降低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率的思想通过进行初步的对比实验来探寻更加有效的急救护理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会有心脏跳动不稳定、血液流动阻塞、头疼恶心甚至心脏骤停或者休克的现象,心肌梗死带给患者的除了生理上的折磨之外还有长期的心理情绪上的折磨,致使患者情绪低落、不愿意配合治疗或者抵抗治疗。因为我们越来越能够发现在现代护理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情绪心态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我院在此主要是围绕有无对患者进行情绪护理来进行实验的。本次实验采用两组实验条件作对比的模式进行,对一组的患者实行最基本的急救护理机制,对另一组患者增加情绪护理机制,实验表明情绪护理使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了至少8.1%,使具有成效的患者增加了3例,其中患者的痊愈率由原来的56.25%增加到74.29%。实验后二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一组的结果可以表明对患者情绪上的疏导、排解、安抚、鼓励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对所进行治疗的积极配合,最终得到更好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疗效成果。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在平常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情绪护理的急救护理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加以普及引用。
参考文献
[1]冯百宁,金桃玲.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5):864-865.
[2]柳志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