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彬彬
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410100
摘要:目的:探析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精益化管理的可行性策略。方法:对医院现行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管理机制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权重,总结出精益化管理可行性策略。结果:通过对临床实用、二级库管理、自动计费与结算方面问题的梳理,成功锁定了制约管理完善性的本质原因,并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强化策略。结论:通过风险控制分析的方式,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能够从管理安全、有效使用等方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用耗材;临床实用环节;精益化管理;风险评估
引言:医用耗材通常是指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经常使用,消耗量较大的配件类产品,如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灭菌橡胶、止血钳、无齿镊等。相较而言,我国医院对医用耗材的管理重点集中在准入、采购、存储、配送的初级环节中,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极其严谨,完善程度较高。时至今日,如“劣质产品混入医院库房”的事件,在理论上不具备再发的可能性。但包含二级库管理、使用记录管理、自动计费机制制定在内的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受限于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实际情况,依然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本文围绕其中的典型性问题,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开展精益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研讨,现将有关结果进行整理,汇报如下。
1.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综述
1.1临床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
(1)医用耗材“流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比如:①针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类型的医用耗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是否使用,使用了多少,是否出现了超过产品说明书限定范围的“超限使用”情况,临床的诊疗记录中普遍缺乏明确记载;②医用耗材提取自库房后,是否按照预定计划真正进入相关科室,是否全部用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外流、丢失、浪费情况的占比几率为何,出现相关事件后,不同科室是否能够自觉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等,均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1]。
(2)医用耗材“流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从理论上看,医用耗材的消耗速率只应与患者数量存在正向关系,即患者数量越多,耗材消耗速度越快。如天气转暖之后,身着短袖运动服饰参与锻炼的人数激增,出现“磕磕碰碰”的几率也会显著增加,故在医院门诊科室中,碘伏、卫生棉球、纱布等耗材的消耗数量必然远远多于其他季节。但部分医院针对此类消耗情况并未制定相应的参考标准,诊疗及护理过程中的耗材具体消耗数量,几乎完全由主治医师自行决定。此外,极个别的医生依然存在虚报现象,致使“流量”结果显示数据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
1.2临床二级库管理方面的问题
(1)受临床诊疗及护理机制的影响,配送至每个科室的医用耗材数量无法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自行估算所需耗材的类型、数量后,向库房申请,但具体申请内容无法实施量化管理。
(2)耗材分配至科室之后,往往缺乏有效管理,甚至存在医护人员随意领取,使用混乱的情况。
1.3自动计费与结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部分医院医用耗材统计与结算普遍使用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从理论上来看,该系统应该为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以及数据交换等功能,且满足所有取得权限用户提出的需求。但在实际运用中,包含诊疗服务、手术服务在内的诸多项目,其收费计价标准透明程度不足,且未能与医院HIS系统产生关联,导致部分医用耗材数据库中记载的内容记载的价格与收费价表库中记载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差异。由此导致患者登陆系统,使用自助费用结算功能时,多收、少收、漏费现象频发。
2.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精益化管理策略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医院方面必须对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展开精益化管理,具体的策略为:梳理耗材出库后的“路径”,围绕操作、二级库、使用核对、使用记录、自动计费结算共五个环节,运行“4+S”管理体系,包含整流、整顿、清洁、安全四项步骤[2]。实质性的精益化管理策略如下:
(1)制定医用耗材目录,对使用情况行追踪式管理。部分医院对耗材进行分级定义,分“目录内”和“目录外”两种标准。一般情况下,基本耗材分属目录内,使用量和具体用途不受限制;非基本耗材使用前后需要向管理科室进行报备,特殊情况下还需通过审批后方可使用,以期达到良好控制的目的。目录外的耗材原则上不可使用,原因在于耗材来源往往不明,或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尚未得到印证。综合而言,此种精细化管理方式能够从本质上对耗材的消耗情况进行笼统性地分类,大体上实现了精益化管理。
(2)临床二级库,往往成为耗材使用管理的“重灾区”。故建立二级医用耗材信息管理机制,并与医院中心库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有助于即时收集相关信息,整体上控制耗材的“流向”和“流量”。具体的管理流程如下:①对耗材进行分类,设定分发、提取的上下限。每个科室需要设立耗材信息管理子系统,分日、周、旬、月、季度、半年、年,分别统计耗材的进出库情况;②耗材进入病房、治疗室、手术室之后,管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必须呈现“追踪性”,即“在何时,由何人领取何种数量,放置于何种方位,由何人审查通过”,均需详细记录在案;③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耗材从各科室的子库中提出后,实际消耗数量为何,未曾使用数量为何,剩余耗材性能是否受到影响等,也需得到详细记录。
(3)医用耗材的临床二级信息管理系统,还需与费用自助结算系统相结合,并依托于收费标准,形成较强的对应关系。若要达到此项目的,医院后勤管理部门与信息安全科室需要对医用耗材的编码进行梳理,使其处于统一的状态。比如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所有临床服务项目,消耗的具体耗材情况,在临床二级信息管理子系统中的编码显示情况,应该与资助费用结算子系统、人工缴费窗口信息管理系统中显示的编码情况维持一致,并实现信息的即时更新与传递[3]。由此可以避免出现患者借助自助缴费系统显示的费用总额,与人工窗口出具的单据存在出入,或是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致使患者已经通过其他平台完成缴费,但依然受到缴费通知等现象。
参考文献:
[1]杨俊,钱正瑛,金伟.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环节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01):167-170.
[2]钟建平.基于DRGs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医用耗材合理使用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0,41(03):166-168+175.
[3]武文成.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医用耗材收费规范与成本控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09):1200-1201+1214.
作者简介:范彬彬(1972.1.14),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职务: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采购中心科员,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耗材采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