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少波 谭丽娇 赖春晓 侯霞 黄贵芝通讯作者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1
摘要:目的:分析Caprini评分在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骨科收治患者共147例下肢骨折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性研究。依据患者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将其分为对照组(无下肢DVT)131例、观察组(合并下肢DVT)36例。经收集患者入院诊疗信息后,分析Caprini评分结果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相关性。结果:经分析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后发现,除Caprini评分分级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慢性病合并情况、凝血指标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Caprini评分分级等级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且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下肢骨折临床治疗中采用Caprini评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风险进行全程评估,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为患者治疗预后治疗的积极提供指导思路,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Caprini评分;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临床诊疗中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受患者骨折伤情影响,人体可在相关生理应激后激活凝血功能,以便在大量释放凝血因子后,控制骨折部位失血情况,降低伤情严重性,但大量凝血因子的释放则可在形成大量微血栓后增加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风险。患者由于受伤骨折后不愿意活动下肢及饮水减少等原因导致血液黏度高,血流缓慢极易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患侧下肢可出现急性肿胀、痛疼症状,且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患侧下肢皮温异常、严重肿胀、肤色变化、张力性水泡等严重症状,影响患者预后,并可导致肺栓塞、PTS等严重并发症。现有诊断手段虽已可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有效筛查,但仍应以预防措施为主,主动控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而对于患者下肢深静脉风险的有效评估方法则仍存在诸多争议,难以制定具有高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的评估预防措施。Caprini评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一项个体化静脉血栓疾病评估量表,可通过风险评估,准确判断患者发病风险,并可根据患者风险高低,合理采取干预措施实现有效控制预防,且具有显著经济性、可重复性优势,或可成为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预防措施[1-3]。因此,为分析Caprini评分在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骨科收治下肢骨折患者共147例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性研究。依据患者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将其分为对照组(无下肢DVT)131例、观察组(合并下肢DVT)36例。
对照组,男68例,女63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02±4.51)岁,下肢骨折51例、股骨颈骨折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117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59.51±4.62)岁,下肢骨折26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下肢骨折患者或合并多发伤患者;(2)患者均在详解研究实施内容后于治疗期间接受Caprini评分评估,并同意院方收集临床资料开展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者;(2)临床资料信息不全者。
1.2方法
经收集患者入院诊疗信息后,分析Caprini评分结果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相关性。患者入院诊疗信息包括治疗方式、下肢骨折类型、Caprini评分、预后治疗方案等信息。
Caprini评分内容包括1分项共14项(年龄41~60岁、肥胖、妊娠或产褥期、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炎症性肠病史等),2分项共7项(年龄61~47岁、恶性肿瘤、卧床时间>72h,关节镜手术等),3分项共5项(75岁及以上、VTE家族病史等),5分项共4项(脑卒中1月内,急性骨髓损伤1月内等)。评估时间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如得分≤2分则为低危及以下,予以基本预防即可;3~4分为中危,予以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5分为高危,予以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橙色预警;≥7分为极高危,措施同上,红色预警。
1.3统计学方法
患者诊疗信息中数据资料组间差异性取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若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分析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后发现,除Caprini评分分级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慢性病合并情况、凝血指标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Caprini评分分级等级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且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分析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后发现,除Caprini评分分级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慢性病合并情况、凝血指标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Caprini评分分级等级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且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分析原因:Caprini评分是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经临床应用其评分内容中根据患者年龄、就诊主诉、VTE家族病史、骨折伤情等因素进行风险分级后,通过患者个体实际积分累积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别对应低危、中危、高危及极高危等级,且附注相应预防方案,可在积极实施后经早期活动、药物或物理预防联合实施后控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4-5]。
综上所述,骨科骨折临床治疗中采用Caprini评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风险进行全程评估,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为患者治疗预后治疗的积极提供指导思路,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陈亚文,章左艳,曹永梅, 等.Caprini评分与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5):446-449.
[2]阙禄辉.闭合性骨折后下肢DVT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Capr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信息,2020,33(4):101-103.
[3]刘永芳,王晓丽,李玉佳.Caprini评分在预防胃肠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20,36(7):100-102.
[4]徐亮,刘凤英,丁倩.Caprini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4):328-330.
[5]周建西,代俊利,宋冀.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有效性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