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梅玲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三区 广东 广州 51006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9年1月至 2019年12月于本科就诊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恶性淋巴瘤;化疗;心理状态评分
恶性淋巴瘤由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而形成,原发于淋巴系统,是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1]。恶性淋巴瘤主要症状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疼痛、淋巴结外器官受累、体重下降等,因此需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目前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以放射治疗和联合化疗为主,但放化疗期间患者会出现焦虑等负性心理,加剧自身痛苦,降低配合度,影响治疗效果[2]。已有研究表明,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积极效果[3]。因此,本研究选取80例2019年1月至 2019年12月于本科就诊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患者心理评分和生活质量,旨在探究综合性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2019年1月至 2019年12月于本科就诊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 26例,女 14 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5.2±4.8)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 28 例,女 12 例,年龄27-70 岁,平均年龄(45.8±4.3)岁。纳入标准:(1)根据《中国恶性淋巴瘤诊断规范》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且接受化疗治疗;(2)无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3)配合治疗且同意随访的患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生存期小于3个月的患者;(3)依从性差,拒绝随访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P >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接待患者入院,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说明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管理,照顾患者日常生活。
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具体包括[4]:
(1)入院宣教。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入院,介绍主治医师、医院环境、基本设施和病房管理制度,告知患者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护士铃呼叫护理人员。治疗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科普化疗知识、讲解化疗过程,介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叮嘱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惑,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监测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交流沟通。化疗期间增加病房巡视的频率,主动向患者询问感受和心理状态,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从负面情绪的诱发原因开始,针对性心理疏导,可以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建设,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态。同时,对家属也要做好工作,帮助家属和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科学饮食,食物以水果蔬菜等高维生素和高蛋白为主,少食多餐,并嘱咐患者尽量化疗前后2小时停止进食,以防因进食引起呕吐。可以适当加入患者偏好的食物,整个化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严格禁烟、禁酒、禁腌制食品。
(4)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肾功能、液体出入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斑点,测量体温变化。可以使用深静脉置管,做好消毒,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化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活动情况,监测血象、肿块大小,当有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时,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协助处理。
(5)身体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做适当运动。体力较弱的患者可以按摩肌肉,适当活动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身体状况不错的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陪同下进行锻炼,初期借助工具在病房内步行,循序渐进增加步行距离,注意强度的控制。之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逐渐增加快走、慢跑、健身操等中强度运动方式,护理人员应当全程陪护并做好生命指标监测。
(6)生活护理。创造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设置固定的探视时间,减少家属探视。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在出院时,护理人员提供出院指导,教授患者及家属自护技巧,并嘱咐定期回院复查。
1.3 观察评价指标
(1)心理状态。使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 SDS 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量表采用4级评分,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被认为重度焦虑;抑郁总分低于53分者为正常,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被认为重度抑郁[5]。
(2)生活质量。使用QOL-C30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6]。量表共30个项目,从4个功能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功能量表的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P <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表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s)
组别 例数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对照组 40 44.8±3.5 46.7±2.8
观察组 40 30.2±2.2 31.6±2.5
2.2 生活质量
根据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
对照组n=40 72.5±6.4 74.8±6.3 71.6±6.1 72.8±6.2
观察组n=40 87.8±7.2 89.7±7.5 87.0±7.7 87.5±7.6
3 讨论
恶性淋巴瘤虽发病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淋巴瘤几乎可以侵犯全身组织器官,成为全身性疾病,这对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疼痛。在治疗方面,恶性淋巴瘤治疗周期长、见效慢,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很痛苦,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治疗配合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产生恶性循环。系统专业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治疗十分重要,综合护理有全面有效、针对性强的特点,以患者为中心,可以满足常规护理无法满足的患者心理需求。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为目的,加上饮食护理、身体护理、生活护理,提高患者免疫力,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防止尿潴留、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应进行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
本研究选取8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科就诊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综上所述,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允碧.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008):124,126.
[2] 李爽,张向苹,陆颖丽, 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1):196-197.
[3] 郭凤英, 邱秀环, 陈淑娟. 头颈部肿瘤患者围放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24):4198-4201.
[4] Ling Z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遵医嘱行为和疗效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038(009):1266-1270.
[5] 邹丹媛. 综合性护理策略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及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 名医, 2018, 67(12):205.
[6] 李文海, 吕娅, 杨慧娟.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0):29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