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作珍 邱逸红 张丽萍 毛小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不同营养状况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576例,根据其BMI指数、白蛋白(ALB)值及营养不良筛查工具(NRS2002)评分,在入院时、术后每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3分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实行不同的营养护理管理。结果:营养评分高低与患者健康状况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得分与患者的年龄、体重、BMI、身高方面有密切关系,与性别、饮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有营养风险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长,吞咽功能障碍者比营养正常组多,需要专业的管理护理。结论: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存在营养风险者在制度上,个体化评估与计划,患者及家属,医护,营养师,药剂师等多方面合作,结合专业的健康教育,在总体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关键词: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筛查 护理管理 吞咽障碍
口腔颌面肿瘤是常见的肿瘤,外科手术是该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1]。除疾病本身消耗增加外多数患者会出现厌食、吞咽疼痛、口腔溃疡和味觉改变,多伴有进行性吞咽功能障碍,甚至张口受限,影响吞咽、进食、发音等功能。往往短时间内体重下降明显,发生营养不良。近年来随着营养知识的推广,越来越多人重视营养的重要性,营养不良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有关。营养问题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免疫力下降,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并发症风险增加,适当的营养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可以使患者保持体力,体重,耐受性好,减少感染发生[2][3]。近几年来临床营养不良筛查工具包括BMI,NRS2002等,适合评估不同患者的营养状况。本文使用BMI、NRS2002筛查表回顾性分析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营养评估,针对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进行干预,进一步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住院患者1186份营养评分筛查表,其中男性703例,女性483例,年龄15~98岁,其中肿瘤患者576例。纳入标准:年龄》15岁,性别不限,NRS2002评分》3分,BMI《18.5。
(二)方法
1.筛查工具:使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营养风险筛查 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2002, NRS2002),生化指标(白蛋白)。
2.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住院天数,评估日期。
3.资料收集方法:入院时、术后每周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筛查录入筛查表,入院评估表,HIS系统抽取患者统计原始资料汇总。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运用IBM SPSS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综合上述表明营养评分高低与患者健康状况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得分与患者的年龄、体重、BMI、身高方面有密切关系,与性别、饮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有营养风险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长,吞咽功能障碍者比营养正常组多,需要专业的管理护理。
三、针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根据营养评分》3分者采取以下个性化营养方案[4]:
1.制度与指引方面:组成个性化营养团队,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药剂师组成。根据营养筛查评分》3患者建立营养病历,后台HIS系统抓取数据,营养师会诊后开具营养处方,医生开医嘱,药剂师配方,护士执行及监督反馈。
2. 针对吞咽障碍/停留胃管鼻饲患者的评估与指导[5]。科室建立医护患微信沟通群,入院时即加入沟通群,及时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有专门护士定时宣教营养重要性、必要性,发放相关营养宣传资料或视频。临床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评估进食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术后回室后及时给予胃管告知书资料。对出院患者有计划包括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心理生理需求等。临床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术前术后饮食习惯,吞咽障碍患者胃管/胃造瘘管的选择,营养配置工具的准备,评估营养配置的方法是否掌握,了解患者及家属记录的方法是否清楚。
3.多方面合作,医护与导管室、营养师、药剂师的沟通合作,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营养支持途径。
4.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包括纸质版宣传资料,手册,微信沟通群,科室公众号,每月一次的工休会,健康教育网络直播,口头等多元化方式。
5. 个性化营养支持措施有:围手术期患者按每天25~30kcal/kg 补充能量,按每天 1.5g/kg 补充蛋白质。脂肪为总能量的 30%,其余为碳水化合物。
四、讨论
营养不良指的是营养摄入与代谢之的平衡被打破,有研究发现肿瘤患者更易罹患营养不良,其中手术作为应激反应源加快机体内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更增加机体的营养不平衡营养不良的患者往往面临着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多、预后变差和生存率下降等情况。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约50%,出院时发生率达56%,每两个入院患者中有一个存在营养风险。评估营养工具有很多,例如体重指数(BMI),体重丢失,营养筛查工具,包括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2002)、简易营养评估、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和主观全面营养评价。其他工具如生化指标(例如白蛋白、前白蛋白和 C 反应蛋白)。根据 ESPEN 新诊断标准,营养不良定义为符合至少一项以下标准:1)BMI < 18.5 kg/m2 ,BMI 是最常见最易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BMI < 18.5 kg/m2 即可认为有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2)入院时、术后每周护士对患者进行 NRS 2002 评估NRS 2002 总分》 3 分即可认为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入院后 24 小时内,即治疗前患者进行血清中白蛋白(ALB)水平的测定。临床医护人员根据营养评分筛查有营养风险的人员,针对性的营养方案及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进食量,消化情况,体重等进行调节肠内或肠外营养的种类、剂量等。对患者有计划地、专业性的指导,可以使患者营养得到补给。
五、结论
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存在营养风险者在制度上,个体化评估与计划,患者及家属,医护,营养师,药剂师等多方面合作,结合专业的健康教育,在总体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在下一步研究中将深入对个性化营养管理的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娟 杨楠 赵晟伯等.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2971-2975.
[2]黄春珍,候凌烨,石慧娟.术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对口腔癌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35(4) : 292-297。
[3]李秀娥,路潜,李培军.口腔癌术前患者营养筛查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0,3:
[4]林秀香,林佑桦,黄泽人. 饮食卫教方案对口腔癌术後病人营养状况与生活品质之成效.护理杂志.2020,67(1):33-43.
[5]李全,杨悦.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7):2279-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