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改进的方法研讨 屈少伟

发表时间:2020/12/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屈少伟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而盾构技术的关键作用越来越凸显,相关技术人员只有充分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征,机器施工技术,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价值,提高地铁施工的建设效率,进而促进我国城市交通的便捷与发达。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而盾构技术的关键作用越来越凸显,相关技术人员只有充分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征,机器施工技术,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价值,提高地铁施工的建设效率,进而促进我国城市交通的便捷与发达。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改进方法
        引言
        盾构法施工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它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有序施工,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执行与盾构法地铁隧道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明确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保护方法,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确保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1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概述
        盾构施工技术是地铁建设中的常用技术,由于施工地点位于地下空间,受地面情况及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对于地面建筑群产生的危害性较小,而且由于各种先进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使用盾构法,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挖、支护、出土、衬砌等工序,施工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性价比高[3]。在这一施工技术中,主要的机械设备为盾构机,由挖掘系统、稳定支撑系统和注浆系统组成,在盾构机向前掘进的过程中,可通过支护工序保护挖掘出来的孔洞,且机器尾部通过同步注浆孔可更进注浆施工,及时填充开挖空隙,加固隧道围岩,实现隧道施工的挖掘、支护、衬砌一体化。
        在整个施工流程中,开挖工序是较为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力大小。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加强盾构姿态的控制,实时观测地表沉降状态,选择合适的注浆施工方式,优化注浆量、土体改良等施工参数,能够有效降低盾构掘进施工中对于周围土体的影响,确保掌子面的稳定性。在盾构机进入施工隧道时,需要加强技术参数控制,根据施工实际进展,准确的调整和纠正盾构机轴线,以便能够更好地确定隧道的方向和长度。而在盾构机出洞时,必须加强盾构机防护,严格审核出洞技术条件,并加强机械设备运行参数的控制。
        2地铁盾构施工的技术原理
        盾构施工的主要设备为盾构机,利用盾构壳保障挖掘面的稳定,进而顺利朝前方掘进并且排出泥土,盾构机的尾部为衬砌,利用管片拼接而成,通过注浆形式保持围岩的牢固性,同时利用千斤顶的反力推动机器的行进。盾构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地开挖面、挖掘与排渣装置、衬砌注浆,其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分析地下水、地形地势以及土质的特点,以此制定具备针对性的方式维持开挖面的稳定,开挖面稳定性的处理方法包括压缩空气的支撑、机器设备的支撑、土压平衡支撑以及自然稳定等。盾构机拥有压力舱与刀盘,主要用途为保持其稳定性,而盾形壳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围岩的牢固,而其衬砌管片与壁后注浆则为其主要工作机构[1]。
        3地铁盾构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方法
        1.始发技术改进,在地铁盾构施工中,盾构机由始发井进入,盾构出洞过程首先破除车站或始发井维护结构,但维护结构中的钢筋会对盾构机掘进造成极大阻力,甚至会破坏盾构机刀具。传统做法为在盾构机始发前破除洞门位置维护结构,破除施工风险较大,因此在洞门位置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传统钢筋,避免洞门破除,盾构机直接切削维护结构,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2.始发洞门止水技术改进。

在盾构隧道与车站或始发工作井接口位置一般会设置洞门钢环,但盾构机始发时与洞门钢环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一般设施一道环形橡胶止水帘布进行挡水,橡胶帘布止水板外侧固定在洞门钢环上,内侧搭接在盾构机盾壳上。一般通过折页压板固定橡胶帘布板,但由于折页压板向洞内方向折叠,盾构机刀盘转动时容易碰撞折页压板造成防水失效。现采用一种插入式压板,压板为刚性,一端固定在洞门钢环上,一端与盾构机盾壳接触,防止橡胶帘布外翻。在盾构机完全进入土体后,向隧道截面中心方向插入压板,直至压板与盾构管片接触。采用插入式压板可以防止刀盘转动对洞门止水的破坏,减少施工风险。
        3.地表沉降控制技术改进。地铁通常位于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和建筑密集地区下方,一旦出现地表沉降问题,很有可能酿成极大的工程事故。某工程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周边围岩被扰动,并引起地层应力场的变化,需要借助地表沉降控制技术,控制隧道周围切向应力的位移增大。按照既定标准控制围岩的变化范围,尤其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盾构区域,地表沉降值至少要控制在30mm以内,认为在开挖工作面位置,可通过维持土压力和水压力的盾构平衡,避免土层往隧道内部位移,即减少土层的损失。为避免盾构施工后地面沉降,可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扫描管片壁后空洞,发现空洞后通过壁后注浆填充超挖部位。通过这些施工过程,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问题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效果。
        4.地下管线、地表建筑保护技术改进。地表沉降的控制,尽管对地下管线和地表建筑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从工程现场的情况来看,本工程地下管线和地表建筑物的保护,还需要构建完整的盾构支护系统,即在开挖面位置,以增减压力调控的方式,对地层应力状态进行灵活调整,将地表沉降值,控制在最低状态,同时进行壁后注浆加固,尤其是在地表建筑物的下方区域,提高围岩的强度水平,以及可利用管片作为止浆岩墙壁,解决注浆压力的问题,直至达到预期注浆效果,方可切实保护好工程盾构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和地表建筑物。施工期间,盾构机经过某中等专业学校正下方,由于地下沉降控制不当,A栋教学楼墙面有开裂迹象,在接到投诉后,工程单位即刻将其列为三级风险工程,除了控制掘进的开挖速度和开挖量,还加强监测力度,并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补充注浆的方式,注浆加固了沉降区域。至于其他地面建筑物,尽管没有出现以上学校的地面沉降问题,但同样需要以注浆加固的预防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加固局部位置,最大限度减少地面沉降问题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5.防水技术改进。某工程的防水施工,分别需要在开挖期间和开挖后进行技术改进。在盾构开挖期间,利用盾构机将压力施加至工作面之上,使得土压力和水压力趋于平衡,控制土层内的水渗入到隧道内,以此起到工作面的防水效果。在盾构开挖完成后,安装厚度至少30cm的钢筋混凝土管片,其中管片与管片之间,以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通过橡胶止水条和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管片壁后存在空隙,要将水泥砂浆加注到空隙位置,直至整个管片与隧道壁形成一体,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通过盾构期间和盾构完成后的防水施工,将所有深入隧道内的地下水通道堵住,现场试验表明,区域内地下水任何态势的水位变化,都不会导致地表沉降,由此说明隧道防水效果已经趋于最佳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简单阐述掘进技术、不良地质施工等技术要点,其次对开挖技术、支护技术及防水技术的改进方法进行研究。盾构施工技术在地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有效保证地铁施工质量,提高整体安全水平,盾构施工技术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杰.地铁全断面风化砂岩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冶金丛刊,2017(5):58-59.
        [2]李俊威.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盾构机转接始发技术研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No.389(15):210-211+214.
        [3]毕惠平,夏明耀.盾构姿态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地下空间,2018,32(1):6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