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刘华宁

发表时间:2020/12/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刘华宁
[导读] 摘要:作为新型的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工程化程度高、现场作业量小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并且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建筑服务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东海建设集团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作为新型的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工程化程度高、现场作业量小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并且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建筑服务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却存在一定的施工问题及安全隐患,易出现各类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鉴于此,本文就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优点
        (1)建筑功能和产品质量得到优化,可实现外装修、内装修与混凝土受力构件一次制作,提升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2)劳动力匮乏问题得到缓解:当前劳动人口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在条件艰苦的施工现场从事重体力作业,导致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而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厂工业化的作业将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化工人,改善了劳动环境,利于吸引劳动力的集聚。(3)总工期得到缩短,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幅度减少现场施工中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及浪费;降低使用管理成本、维修成本。(4)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降低噪声污染,节约用水用料,降低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1]。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2.1预制装配式方案存在的安全隐患
        (1)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领域中仍旧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建筑物设计单位缺乏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仅按照施工案例开展设计工作,在图纸设计中并未对建筑施工安全重点部位进行说明,未能提出合理化的项目施工建议,对于建筑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未能有效落实。(2)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会审流于表面形式,设计图纸会审成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实现图纸设计完善。如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并未制定叠合楼板处悬挑脚手架施工的保障措施。(3)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与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方法有着极大的差异性,部分施工单位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如建筑工程人员未能完善的编制外架搭设方案,后期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施工经验,导致架体与外墙之间的连接处出现连墙件锚点缺失问题,继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4)部分业主为了能够获得政策补助,盲目提升构件预制率,构件预制率的大幅度提升将会导致异型构件出现机率不断增加,不仅增加构件吊装难度,同时还大大延长了构件吊装时间,增加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机率[2]。
        2.2预制构件运输中存在安全隐患
        使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方式来进行施工,需要在不同的工厂场地进行不同配件的施工建设,然后再将不同的配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组装。因此相比较传统的施工建筑方式而言,装配式施工建筑方式多了一个较为不同的环节步骤,那就是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倘若在预制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任何质量问题,那么预制构件本身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质量隐患。一旦预制构件本身出现了质量隐患,那么在预制构件的组装结合施工过程中,那很可能会使得最后的目标施工建筑在施工质量方面受到影响。
        2.3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与传统的施工建筑方式所不同的是,在装配式的施工现场需要进行预制配件的组装和结合。这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用到许多大型的机器设备。而在大型机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就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大型的机械设备并没有经过定期的维护与检修,那么很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突发安全事故,这种安全事故的触发不但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还可能会使得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同时也有可能会影响到预制配件的质量[3]。此外,由于预制配件的结合和组装需要在露天的施工环境中进行,倘若在露天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最后步骤的预制配件组装与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极端的天气情况,那么是很有可能会触发安全隐患问题的。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防控策略
        3.1做好方案设计深化工作
        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不能盲目追求预制率,需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规范要求进行明确,实现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有效协调。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文件中明确标出安全重点部位,通过提出合理的设施建议,继而强化设计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性。此外需要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利用BIM技术建设施工模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模拟,继而开展构件碰撞检查工作。施工部门需要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项目部门需要做好构件吊装运输方案、塔式起重机附墙等施工方案,对于高支模超过一定规模的施工工程需要邀请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4]。
        3.2对运输过程进行改进
        由于在进行最后的预制配件结合与组装过程之前,要首先将所有的预制配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因此运输过程的质量会直接对预制配件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使得预制配件的质量要影响的概率能够降到最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预制配件的运输过程进行完善与改进。只有对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才能够使得最后的预制配件结合与组装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运输车辆型号以及预制构件尺寸,设计满足构件转运的支架。构件堆放的区域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开展地面硬化处理工作,有效减少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同时需要尽可能保持地面平整性,避免预制构件堆叠后发生倾覆问题。此外对于部分竖向存放的构件,需要对其进行构件支撑工作,避免发生构件倾落问题;制构件堆放仓库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预制构件的入库记录管理工作,严禁不相干人员进入预制构件的堆放现场。
        3.3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由于施工现场需要使用到许多大型机械工具,为了避免由于相关工具的操作失控而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大型机械工具进行施工之前务必要对有关工具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大型机械工具不予使用。再者,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最后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务必要有较为全面的安全隐患意识,完全遵循日常施工建设的流程与制度,来进行自身工作任务的完成,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工作人员触发人身隐患的概率。最后,在进行预制配件的现场组装与结合之前,有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对接下来的天气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避免由于极端天气情况的影响,导致装配施工过程出现问题[5]。
        3.4构建风险模型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外部施工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将持续产生新的变量因素,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应构建风险评价模型,提前分析存在的变量因素与风险源,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与预防风险,并制订安全事故应急方案。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属于灰色模糊系统,对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需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工程施工特性与风险程度未知性,灵活运用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推动风险评价系统(模型)向白色系统进行转化。具体评价过程为:建立评价指标集→确定评语集→计算权重向量集→确定灰类及白化权函数→构建灰色聚类权矩阵—求解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较为复杂,吊装施工安全隐患相对较大,为此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做好施工安全隐患的防控工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代霞,周兆银,张婷,刘小琬,熊珮西.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因素识别方法选择研究[J].重庆建筑,2020,19(08):20-22.
        [2]易紫妮,赖芨宇,陈秋兰,孙华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05):51-53.
        [3]孙久亮,任东山,郭衍涛.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1):20-24.
        [4]夏秀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71-73.
        [5]袁健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若干要点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7):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