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扬
1202251991****1035
摘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各行业不断进步的同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现如今,城镇化的速度在加快,建设行业市场也随之扩增,与此同时,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工建造数量也屡创新高。而建设企业如想要更进一步保证项目的预期收益,除了要提升建设项目的总体品质之外,还务必要注重造价成本控制工作,同时这工作也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因此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控
引言
科技的不断进步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管控意义重大,其价值不容小觑。建筑工程施工关乎国计民生,施工单位的工程量巨大,且建筑施工涉及范围广,施工中工程变更现象时常发生。在此情况下,如何降低施工成本,对施工造价成本进行科学管控,尽可能避免浪费,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控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控是造价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投入的资金进行有效地调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所有资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对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施工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在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在较长时间内,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会出现变动,因此,材料的总造价会有一定的变化。或者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根据其磨损程度的不同其维护与保养等费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建筑工程总成本预算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工程造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时必须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使用先进的造价技术使造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2 造价成本管控的意义
首先,提高建筑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中,“质量”因素与“成本”因素是施工方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成本管控可减少浪费,降低经济成本,继而提高施工方项目的经济效益。其次,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障国家利益,利国利民。地铁、路桥、地铁地基等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有效成本管控,实现了利国利民的目的。最后,施工造价成本管控有利于建筑工程事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控措施
3.1完善造价成本管理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
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工作与建筑工程企业能否提升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关联。为了能够保证造价管理质量,就要结合实际造价管理现状,制定完善的造价管理机制。在开展此项工作期间,可以结合自身状况,借鉴先进性造价管理经验,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立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为造价管理人员正确开展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其次,要结合建筑企业施工建设目标与建设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与建筑施工建设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造价管理体系。因为不同种建设类型的建筑企业对于造价管理工作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实际构建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其他企业的造价管理机制进行制定,要结合自身状况对其进行调整,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正确开展相应工作提供保障,对于全面提升建筑工程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2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管理,控制材料成本
在整个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成本管控在整个工程成本管控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强化对施工材料成本的科学管理,有效控制材料成本,避免施工材料浪费显得尤为重要。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开销,其规范化选择、利用、投入、出库、维护等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节省材料成本,避免浪费很有必要。首先,完善材料审批手续,对材料数量进行限制。材料的审批手续如果不严格,会造成材料审批宽松,材料余量较多,更会导致施工工人不节约材料,过度浪费现象更为严重。因此,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限制材料审批、控制材料的数量。其次,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材料进场。一条地铁,或者大型桥梁的施工往往所需的材料种类较多,多者可上百种,在施工现场,只有合理组织材料进场,按照材料的特性分前后顺序合理进场,才能避免材料浪费、材料腐蚀等现象。如果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过早,可能会增加地铁建设成本,如搬运费、材料受潮后影响使用等。但进场太晚,则会影响工程施工进程,严重者要倒付违约费。最后,对材料、现场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可正常使用。
3.3实施动态化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管控中,要做到全面管理,实施动态化造价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动态化造价成本管控的因素包括施工材料和施工与设备的价格、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的人工费用、隐蔽工程的资金投入、工程变更的资金投入等等。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各环节中,动态化因素是比较多的,这也是导致造价波动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认真分析投资决策阶段的动态因素,诸如施工材料和施工与设备的价格、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的人工费用、隐蔽工程的资金投入、工程变更的资金投入等等,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各环节中,动态化因素是比较多的,这也是导致造价波动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动态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3.4加强项目各参与方造价成本管控的整体配合与协调
为了保证建筑造价成本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应该与设计单位协同合作完成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保证建筑方案实施的合理性。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的管理工作有很多,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项目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开展中,从多方面对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相关应该加强合作与沟通,从而保证信息能够及时进行交流。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内的各部门必须加强对施工的控制,做好施工的相关记录。可以采取周报以及月报的形式,将施工设计的造价进行实时记录。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施工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图纸等分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保证所有数据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不能与计划有过大的误差,从而保证施工不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建筑单位必须通过合理的测量与计算,保证各项结果的准确性。项目部进行项目评价核算时,应该为公司的项目评价核算提供充足的依据与可靠的证据材料,均是可以加强项目各参与方造价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广大工程造价管理参与方均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单位的项目工程造价部门也应该整体协调各方的管理与数据。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施工造价成本管控处处存在,必须强化重视。施工方应对症下药,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式,不断加大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力度,使得整个工程施工在合理的成本预算内如期、高质完成,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正晖.建筑工程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探究[J].福建建材,2020(02):109-110+66.
[2]高小兵.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探讨[J].居舍,2019(32):139.
[3]许建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建筑,2018,24(06):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