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巨博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鞍山铁塔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工业工程在生产线优化过程中的应用,可优化企业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基于此,企业在生产线优化过程中,应重点提升生产人员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按照实际生产标准优化配置生产流程,以规范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生产效率。
关键词:工业工程;生产线优化;应用
1工业工程的概念
针对工业工程来说,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演变成了集管理、人机工程与运筹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通常是借助于人员、材料等各种资源演变成与之相匹配的设计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已有的工业加工技术,以此来促进工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基于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工程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
2生产线优化的意义及改善方法
2.1生产线优化的意义
生产线的优化指的是将生产线中各个工序及生产工位中的生产内容加以调整,最大化的减小不同生产作业存在的时间间隔,最终达到不同工位平衡生产的目标。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可改变企业的生产环境,促使不同的生产工位均衡作业,降低生产者的劳动强度,缩短物料等待时间以及在特殊生产步骤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线效率的同时,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对企业的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2生产线的改善方法
不管是采取何种设备布局形式,生产线都需要坚持下列基本原则:第一,应当坚持控制人员数量;第二,方便操作;第三,方便员工信息传递;第四,质量需要得到保证;第五,可以进行标准作业;第六,需要保障安全。
具体改善方式:首先,平衡生产线。所谓平衡生产线,就是需要对线上工位进行量化以及平均化,平均作业负荷,根据大量的资料显示,平衡的作业方式,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平衡生产线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生产、技术各个部门实现良好沟通以及协商。其次,优化工序。在生产线工作的过程需要优化工序流程,其中,优化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以及程序,从而节约生产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缩小产品制造的周期。最后,加强工作分析。就是对员工进行操作的动作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要求员工去除不必要的动作,促使操作更加直接、轻松和方便,促使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强工作分析有助于发现员工的一些无效动作,避免员工做无用功,从而简化操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3工业工程在生产线优化中的应用
3.1强化流水线的整体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公司在进行产品加工的过程中,其得知自己生产线作业领域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像人员配置不协调等问题,在后续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工业工程技术内容展开更为全方位的应用,通过改善流程,来提升公司流水线的日产能。在强化流水线整体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基础,降低流水线的平衡损失率,确保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实际的作业条件,就人员配置合理的情况而言,可以改善后半段流水作业较长的问题,这样能够取得更为高效率的作业目的;还有,在完成初次的工业工程应用后,工作人员可以开展二次改善的操作,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善,以达到增产目的;最后,在执行过程中,人员配置的优化,也可以强化流水线的操作状态,提升整体的生产水平。
3.2平衡生产线领域的运用
在将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到生产线的领域中时,工作人员主要可以把握住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根据部分生产线过长的问题,可以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加工的时候,结合ECRS的技术原则,对部分工作站进行合并处理,并对原有的人员配置形式展开优化,这样可以对流水线整体的利用效率进行巩固;其次,则是在对平衡生产线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确保作业的工序,将作业对比的职责内容,交付给那些专职的检验人员,并要求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贴拉带的内容进行监测,进而达到缩短工时,降低总投资成本的工作目的;最后,在对平衡线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还应该遵从工业工程的应用原则,对工序人员操作配置形式来缩短工时,进而满足客户要求,像利用工业工程优化平衡生产线的内容,来缩短工作时间。
3.3优化现场管理
如果企业在生产线上存在人员防护用具穿着、设备维护和保养、物品摆放、标准施工流程、生产废料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可应用IE成立生产现场管理组,定期开展巡逻和检查,发现问题时,可以使用头脑风暴、ECRS等方法加以总结。然后针对具体问题使用PDCA展开管理,并将相关问题纳入到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当中,避免问题再次发生。例如:可使用5S管理理念对生产线操作工、生产机械、生产材料、生产方法及各类生产要素等展开针对性管理。在应用初期,要加强监督,确保各个生产人员具有良好的生产意识,结合企业当前生产线生产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目标,并将目标按照重要性分类,可以先完成容易达到的目标,使生产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并对生产人员表现进行评分,一段时间展开汇总,让所有人员加强学习,保障生产线现场始终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当中。
3.4使用仿真软件
在企业生产环节,可以利用Witness软件展开仿真建模,模拟出生产线的组装过程,然后展开仿真演示,对特定时间段内组装产品数量展开分析,并分析组装设备利用效率等,找出生产过程效率较低的机械,展开优化处理,提升其生产能力。利用IE技术优化生产线,规范生产流程,包括电路和电极组装、焊接,电池和外壳等组装流程。定义出建模元素。Part元素指零件处于不同元素间进行移动,通常分为主动、被动两种形式进入模型的时间间隔;Machine机器元素主要是加工零件,此元素可处于工作、间歇、关闭三种状态。此模型中分为Single单机和Assembly装备两种机器形式。Buffer缓冲元素属于零件存在区域的元素,不可进行其他操作。然后,将零件的装备建模。按照模型内不同元素的先后顺序,确定出设备装备的顺序。
3.5改善产品加工流水线流程
以往传统产品加工生产线模式,暴露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背景下,当工业工程技术被应用到产品加工过程当中以后,则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产品加工生产线水平。在工业工程技术背景下,可以重新分配加工生产任务,以此缩短产品加工生产时间。比如像某公司对笔记本产品进行加工时,他们针对原有产品生产线的不规范,依靠工业工程技术升级了产品加工生产线,依托该技术自控技术,重新按生产技术要求,对产品加工生产线平衡率实施了全面改造,合理配置了操作人员,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产品加工生产线的控制水平,同时,还改善了产品加工生产条件。
4结束语
工业工程技术在产品生产线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又要尽量实现优化,依靠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细心发现问题,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在强化安全生产前提下,不断改善和改进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工业工程技术真正发挥出提高企业产品加工质量和提升产能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在应用工业工程技术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它的应用,还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现代工业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夏绪辉,周萌,王蕾,等.再制造拆卸服务生产线及其平衡优化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22(9):2204-2216.
[2]陈建.工业工程方法在X冰箱公司预装生产线上粘贴海绵操作的优化研究[J].西部皮革,2017,39(12):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