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苏强
南京扬子检修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210048
摘要:石化企业的正常运营取决于设备是否可以一直保持正常运转,而要使设备始终处在稳定运行状态中则要加强检修。但其检修作业中由于存在多项危险因素,给检修人员和设备安全带来了一定威胁,对此这就应及时分析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检修;危险因素;控制策略
引言:
石油化工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需要对参与施工的设备多进行检修维护,保障正常运行。但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存在大量危险因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给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设备检修,应用现代化的检修方法,加大不安全因素控制,从而给正常生产带来良好保障。
一、检修特点
一是复杂性。石化设备往往会依照不同场景和用途使用不同型号和规格,实际生产时还会因为工艺要求选择其他设备搭配,再加上设备本身的运作环境比较恶劣,更是加深了设备检修的复杂性[1]。有时候检修时只依靠本企业的人员往往无法及时完成工作,所以经常会聘请一些第三方检修机构的人员,给正常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增加了检修复杂性。
二是高危性。石化设备中的各项介质一旦处理方式不当就会发生泄漏,引起伤亡。同时其检修作业项目多、任务重,时常需要交叉作业,再加上有些人员不够熟悉危险因素和作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检修危险系数。
二、危险因素
(一)高空作业
有些设备位置较高,在检修操作时会有坠落风险。常见的危险因素包含:作业时未严格依照检查安全措施落实,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安全事故;搭设脚手架时未依照规范开展,相关设备、材料等与高空作业要求不相符。
(二)设备内作业
设备包含管道、容器、罐、锅筒、槽等,在实际检修时一旦出现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引发安全事故等现象,常见危险因素包含:设备在使用中未进行充分的通风,进而导致了内部含氧量降低,易引起人员窒息;进入设备前未对其中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且有害物质未完全清除干净就开始作业,易引起中毒事故;检修时未依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具,或不规范应用电源,中毒和触电事故时有发生[2]。
(三)动火作业
为完成检修工作进行焊接、切割等这类会产生火焰和火花的操作就是动火作业。其中危险因素包含:一是操作过程中没有安全意识,特别是作业前未充分清理附近易燃物品,未依照实际情况采用安全防护措施。二是操作时未严格依照相关规定作业,未严格执行相应的作业规范,导致整个操作中可能会面临一定危险因素。三是人员专业技能过低,对技术型操作还不够娴熟,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设备和火焰的接触时间把握好,这就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穿孔,内部的介质遭遇泄漏危机,还有可能会引起爆炸或火灾等重大危险事故[3]。四是停车后作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工作人员在设备的置换、清扫、隔绝等事情上处理的不够妥善、不到位,致使其中融入其他介质,由此引起安全问题。
三、控制策略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应充分认识到设备检修中的各项危险因素,一旦发生故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并做好充分的检修准备工作。一是相关人员应对发生故障的设备类型和周围环境进行认真分析,依照故障表现实际判定故障的基本位置和产生的原因(图1)。二是充分了解故障设备相连接的其他设备,如果故障非常严重还应及时将两者切断,并全面分析设备中的介质性质,了解其是否易燃易爆有毒,进而采取相应的准备处理措施[4]。比如将有毒物质及时排出,进行通风等。三是依照设备检修的实际要求穿戴好相应的检修制服,准备好检修要用到的器具,全面掌握具体的检修流程,以此高效完成检修工作。
.png)
图1危险识别流程
(二)强化制度管理
为避免不安全因素引起安全事故,企业自身还应从制度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同时需要加强对于制度的管理工作,以此来严于约束员工,通过严格的制度促使在检修过程中的各项不良行为现象减少,降低违规操作等现象。一是企业应依照实际的检修情况优化制度内容,加大对违规行为和现象的处罚力度,从制度层面提升人员认知,使其能够加强自觉性、严格的规范自身行为。二是制定出全面且的检修监督制度(图2)。整个过程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检修质量、行为等进行监督,重点检查其人员是否完全依照安全防护措施展开作业,整个检修流程是否规范等,必要时应给其进行针对性指导,避免出现各种错误的检修行为。三是检修完成之后勿迅速投入使用,要先进行充分验收,在测试试验完成且满足生产要求之后再投入应用。
.png)
图1 三级监控网
(三)加强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培训是提升检修人员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应将其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一是在检修前进行岗前培训,由于检修工作所需的专业性较高,加之石化设备故障难以提前预估,具有一定突发性,因此通过充分的岗前培训一般能够提升人员的故障分析能力,使其掌握相应的检修重难点和技巧,减少在检修无用功,提升检修效率。二是将以往设备出现的故障和诊断情况告知所有参与检修工作的人员,使其充分了解一些常见故障的典型特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给实际工作提供充分指导。
(四)引进先进技术
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需积极引进相应的先进技术,在提升设备维修效率的基础上减少劳动力度,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运行能力。在检修中还可以适当结合互联网技术等,比如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无损探伤的方式及时焊接质量的检测,促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动火操作的合格率。为避免检修不足或过度问题的发生可以通过引入无损检修的方式,进行整机检测,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以便尽快恢复设备正常状态,促进企业生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保证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就需充分落实生产设备检修工作,及时分析其中的各项危险因素,以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管理制度约束,优化检修人员技能,积极引入先进的检修技术。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检修质量,保证检修效果,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泰. 试论石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 石化技术, 2016, 000(001):232-232.
[2] 杨洪宇. 对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不安全因素及措施进行详细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5(2):227-227.
[3] 邓霜霖. 浅谈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中国化工贸易, 2017, 9(022):183.
[4] 孙二波. 石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探究[J]. 工业B, 2016(10):00176-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