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宝亮
陕西省宝塔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716000
摘要:本文就蜜蜂高效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以及治螨措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蜜蜂养殖产业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蜜蜂;养殖;防病;治螨
养蜂是我国一项传统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病害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作为一种群居动物,蜜蜂在患病后会短时间传染,因而必须做好其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工作。蜂螨是蜜蜂的一个主要病虫害,一旦发生不仅会给蜂群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其生产,还会给蜂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蜂螨可能造成的损失,还需做好其治螨工作。
1 疾病预防措施
1.1抗病蜂种的选育
选育现存的具备抗病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种,或者通过杂交方式定向培育杂种后代,从而对新型抗病品种培育。
1.2科学饲养管理
要想做好蜜蜂的养殖工作,首先需要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配备充足的饲料。在取蜜时,严禁一扫而光,尤其在南方地区梅雨季节采集春蜜时,更需留有余地。在流蜜季节到来后,一些蜜蜂幼虫期病情逐渐好转,这与饲养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在为蜜蜂喂食饲料过程中,不得仅仅喂食糖类,还需为其补充蛋白饲料,尤其是蜜蜂育种场要保证蜂群饲料的营养全面。
1.3隔离以及封锁
对病群以及可能感染蜂群隔离是实现传染病有效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因而在传染病流行阶段,首先需要调查蜂群实际染病程度,接着为蜂群分群,分别划分健康群、病群以及疑似患病群等。在蜂场外2km的位置集中隔离病群,并做好其消毒以及治疗工作。养蜜者尽可能避免在蜂场以及隔离区间来回活动,严禁向蜂场内带回未经彻底消毒的隔离区内相关蜂具以及杂物;如果蜂群并不存在任何临床症状,但是曾与病群密切接触,需要将其划定为疑似病群并对其隔离观察,结合蜂病潜伏期的长短,一段时间后如果仍未发病即可对不发病群取消隔离。
在某蜂病爆发时,需要立即封锁疫区,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严禁疫区内蜂群离开疫区,同时疫区外蜂群也不得进入疫区。为疫区内病群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严格消毒被污染的饲料、杂物以及蜂具等,采取焚烧或者深埋方式处理蜂尸以及各种垃圾。
1.4消毒
在蜜蜂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消毒就是将病原菌杀灭,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蜂病继续蔓延。
1.4.1消毒形式
较为常见的消毒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预防性消毒
需要坚持“防重于治”这一基本原则,结合饲养管理定期对蜂场、蜂具、仓库以及饮水等进行消毒。在晚秋蜂群越冬之前以及早春蜂群陈列后,需对场地、蜂箱以及蜂具等彻底消毒。
(2)随时消毒
在病害发生时,需要对病蜂体内所排出病原体及时杀灭,此时应当对场地、蜂箱、蜂具、被污染的物品以及饲料等定期、多次、彻底消毒。
(3)终末消毒
在发病蜂场解除隔离前,为了将其中所残留的病原体彻底消灭,需开展的一次全面并且彻底的消毒,其消毒对象包括场地、蜂箱、蜂具等可能被污染的全部物体。
1.4.2消毒方法
(1)机械性消毒
机械性消毒就是采用清扫、洗涤、铲刮以及清理等机械方式来进行的消毒,机械性消毒无法将病原彻底消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合其他消毒方法。一般采取焚烧或者深埋的方式处理清除的污物。将房屋以及地面清扫后,还需喷洒化学消毒药物以彻底消灭残留病原体。通风也具备一定的消毒作用,虽然不能将病原菌彻底杀灭,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空气交换,从而减少病原体的数量。一般通风时间不超过30min。
(2)物理消毒
紫外线具备较强的杀菌能力,在阳光直射作用下仅仅几分钟至几小时一般的病毒以及非芽孢病原菌即会死亡,连续几天的阳光暴晒可以杀灭抵抗力较强的细菌。但是由于受到穿透能力的限制,采用阳光消毒之前,首先需要对消毒物体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消毒效果受到影响。
火焰灼烧也能达到消毒目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清扫的蜂尸、污染严重的巢脾以及杂物等,采用火焰烧烤或者喷灯灼烧方式对蜂箱以及金属器具消毒。
煮沸消毒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毒方式,在沸水当中绝大多数非芽孢病原菌会迅速死亡,多数芽孢在15-30min的时间内也会死亡。1-2h的煮沸可将所有病原体杀灭。一般采取煮沸方式处理金属蜂具、玻璃器具、部分木质蜂具以及衣物等,在水中加入0.5%的肥皂或者1%-2%的苏打,不仅可以避免金属生锈,同时能够提高沸点,使灭菌效果得以增强。
(3)化学消毒
结合待杀灭病原体选择化学消毒剂,保证所选择化学消毒剂易溶于水、对蜜蜂以及人类毒性较小、不会对消毒物体造成损害、使用便利等[1]。较为常见的化学消毒剂一般包括:
烧碱:趁热采用浓度为1%-3%的烧碱溶液对蜂箱、摇蜜机、巢框等洗刷,接着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即可使用。
苏打:采用2%-5%的苏打溶液洗刷王笼、起刮刀等小型蜂具以及覆布、工作服等进行洗刷。采用清水洗净消毒后的物品,晾干后即可使用。
漂白粉:采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喷洒蜂场场地以及相关生产用具、对木制蜂具以及蜂箱等消毒。漂白粉水溶液需现配现用。
石灰乳:采用10%-20%的石灰乳对场地以及越冬室消毒。将石灰粉撒入阴湿的场地消毒。还可采用10%的石灰乳对蜂箱等蜂具浸洗消毒。
酒精:采用70%的酒精对蜂箱以及巢脾喷洒消毒,接着蜜蜂保存。
甲醛消毒:采用40%的甲醛水溶液通过熏洗或者蒸汽方式对蜂箱以及巢脾消毒,杀灭其中的细菌以及病毒。
盐饱和溶液:将360g食盐加入到1kg水中后即可支撑食盐饱和溶液,采用食盐饱和溶液对巢脾浸泡1天,接着采用清水洗净即可晾干备用。
冰醋酸:冰醋酸可用来消毒蜂箱、蜂具以及巢脾等,一般采取蜜蜂熏蒸方式。
2 蜂螨防治技术
2.1 大蜂螨
在越冬断子时,采用杀螨药物喷治疗大蜂螨,一般与喂食越冬饲料同期进行。当天夜里为蜜蜂喂食足够的糖,待其吃饱糖浆后其腹部迅速胀大,同时腹节撑开,此时蜂螨便暴露出来,第二天早晨即可喷洒杀螨药水治疗,每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天不仅效果良好,同时蜜蜂因吃饱糖浆不易出现中毒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按照规定配制药水,药水浓度不宜过大。越冬期将大蜂螨治净后即可全年无忧,生产期无需再治。
大蜂螨一般14天繁殖1代,通常首先在雄蜂房内繁殖。一旦在雄蜂房里见到大蜂螨,立即将雄蜂蛹割净,采用盘子接住割下雄蜂蛹并用其喂鸡,这样不仅能够为鸡提供优良的饲料,同时蜂螨的繁殖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工蜂封盖期一般为12天,在工蜂出房前,工蜂房内繁殖的大蜂螨尚未发育成熟,在发现较多寄生螨时,立即喷洒3%的草酸溶液,每4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这样即可实现大蜂螨的有效控制。
2.2 小蜂螨
与大蜂螨相比,小蜂螨繁殖速度更快,同时其所造成的爬蜂现象比大蜂螨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极容易引发全群覆灭。如果在子脾上发现小蜂螨,封盖房上存在类似针孔的穿孔,很快即会出现爬蜂现象,因而一旦发现小蜂螨必须立即根治[2]。
在刚发现小蜂螨时,可以在框梁上放入少量升华硫,蜜蜂在爬过框梁时升华硫即会沾在其绒毛以及足部并携带至巢房房眼。对于10框以上的继箱群,升华硫的用量为每群每次2g,每4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4次,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严禁将药物直接洒在蜜蜂身体上。在南方地区8月开始小蜂螨寄生率即直线上升,8-9月达到高峰,此时气温一般低于30℃,升华硫挥发速度较快,此时采用升华硫治螨蜜蜂中毒症状也较轻。
如果小蜂螨较为严重,采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以及大幼虫脾,具体措施为将子脾稍微倾斜,刷子两面蘸取升华硫并将多余粉末敲除,在子脾倾斜向下的一面由下而上重复刷,仔细观察,确保脾面房眼存在粉末即可。间隔摆放刷有升华硫的封盖子脾以及幼虫脾。在刷子脾过程中需要注意:如果继箱群有6-8框子脾,每群升华硫量不得超过2g;在刷封盖子脾过程中,保证刷遍每个封盖子;对于大幼虫,只需刷其卵巢中间2-3cm宽的位置;过量使用升华硫会引发蜜蜂中毒,导致其卵一个月不孵化,进而影响蜂群群势;严禁使用受潮的升华硫,避免其治螨效果受到影响。在使用升华硫当天,必须为蜂群喂饱糖水,以防蜂群出现严重中毒。
参考文献
[1]孙文. 蜜蜂病敌害的防治研究[J]. 兽医导刊, 2019, (19): 48.
[2]付详栋. 常见蜜蜂寄生虫的防治[J]. 江西饲料, 2020, (2):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