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翠
仙桃市环境监测站 湖北 仙桃 43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了全新阶段,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但因为农村发展过程中不够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导致农村地区生态污染问题严重,这不仅影响到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还对农村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限制。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地区水域环境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水域环境;治理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然而受传统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水域方面的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不仅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水域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加以解决。
一、农村水域环境治理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水域环境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因为地域辽阔且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使得各个农村地区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其中污水处理成效尤为显著。例如,东部的沿海地区因为经济条件发达,因此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经济投入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健全,能够确保污染的有效治理,确保水生态环境的平衡。然而西北部地区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投入严重欠缺,尽管政府不断的加大了治理力度,然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情况严重,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投入严重不足[[]]。
(二) 集中治理难度高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污染无法得到有效的集中处理,这便直接导致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就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但污水处理管网没有延伸到农村所有地方,生活污水主要是利用地上的沟渠以及涵洞等设施来收集,未能全部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直流入河或直接排放到地下深处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便给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集中治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治理欠缺主动性
因为理念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的群众并未充分认识到污水处理与水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一般都是放任污水流入地下水或者河流等。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农村地区水域污染问题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然而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工作起步较晚,群众并未充分的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群众对这项工程的参与度严重不足,导致水污染治理工程无法有效地落实[[]]。
二、农村水域环境治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环保基础设施体系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效果,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加大环保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分析以及解决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热点以及难点问题。积极的调整以及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落后的生产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污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立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垃圾以及畜牧养殖业污染等治理的无害化治理程序,完善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在治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居民生活的密集度等因素来采取分散或者是集中处理模式,运用经济性以及适用性较强的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最大程度上的确保治理的效果。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在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清扫保洁以及垃圾收运的处理系统,统一收集、清运以及处理垃圾置。
构建“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一体化城乡垃圾处理体系。
(二)重视及做好水环境污染的宣传
基层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利用电视、广播以及宣传等传统宣传手段,增强水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做好农村地区社会与群众对水环境污染的保护以及防治的意识引导,从而确保后续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以及治理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同时,相关的环保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工作的协调联动宣传机制,不仅应当做好定点的宣传工作,同时还应当充分的结合分散性的宣传工作,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基层地区的生产生活当中,为基层群众详细的宣传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讲解各种现代化的污染防治与治理技术手段,从而帮助基础群众提供资深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当积极地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及时宣传最新发生以及常见的各种水环境污染情况,利用丰富真实的画面以及视频等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真实发生的事件,为人们敲响警钟。为了增强宣传工作的成效,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当重视基层水污染治理宣传工作的监督以及考核工作,深入到基层地区,全方位的调查以及监督水污染环境治理工作的宣传效果,督促基层的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的落实各项环保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建设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农村地区必须增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积极的建设以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并且积极宣传以及推广现代化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先进技术。
在农业种植生产中,引导农户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以及农药。可以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统一防治的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户利用有机肥来取代化肥,并且鼓励其在种植过程中使用高效、安全且低毒的环肥农药,进一步的减少农作物种植中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并且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化肥以及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此外,还应当增强畜禽畜牧养殖业生产中推广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督促规模化养殖场必须达标排放,而对于农村散养户以及小型养殖场应当引导其建设沼气池,将废弃物用于田间肥料,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够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部门牵头,积极推动水产养殖的生态化改造力度。推广宣传生态化健康水产养殖模式,落实排污生态化的改造,不断地改善水源水质。
(四)发挥政府部门的规划与引导职能
基层地区的政府部门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水环境污染对于农村地区建设与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把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工作全面的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当中,根据农村地区发展情况以及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经验等,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专业人士参与专门的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安排专门的领导干部来负责各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安排环保、监督等各个部门深入到农村基层地区,全面的调查研究现阶段各个地区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并且必须详细的记录工作信息与流程等,指导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当增强农村各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监督与管理力度,明令禁止养殖企业在主要水源地建厂,严控家禽养殖企业的审批环节,重点审核企业的污水处理措施等环节,必须保证污水处理体系达标,才能够允许投产建设。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污水排放以及治理工作的抽查,严抓严管,增强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积极转变落后生产模式,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增强污染治理力度,有效地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姝含, 王娜, 陈健. 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思考与对策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19(5):10-12.
[2]李铁男, 张柠. 日本水环境治理措施分析与思考[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9, 2(03):144-146.
[3]李运凯. 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的思考与建议[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 289(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