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月22期   作者:孙硕
[导读] 中国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孙硕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162
        摘要:中国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现实中也存在机电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机电专业人才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机电人才的培养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加强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努力把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提高基础学校教育建设,为机电类学生争取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改进机电专业教学工作,可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发展,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职机电;问题;教学改革与对策
        1中等职业学校机电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学习需要
        教学内容低效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机电专业是一门面向学生的技术性教学课程。机电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是一门功能强大、教学意义重大的学科。然而,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普遍偏重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培训方法上,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机电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原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小、经费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和实习场所。没有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弱化了机电专业自身的作用,无法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机电技术。使本专业的学生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学习。
        1.2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不能适应新形势
        它既是机电类专业的实际操作问题,也是机电类专业的教学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机电技术也在与时俱进。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传授的机电技术知识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一些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极不合理,教学内容无法循序渐进,课程序列混乱,甚至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原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掌握知识的能力也相差甚远,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非常困难。教学方法偏离学习规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仍然保持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内容,只在学校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知识理论,不难看出,这只是给学生“钓鱼”,而不是教学生如何“钓鱼”。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基础知识,不能涵盖机电技术的全部内容。因此,学生对这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存在着只知道不知道原因的情况。这种教学方法简单、陈旧、低效,不仅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也限制了机电专业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机电专业也违背了国家的初衷。
        1.3教学目标偏离社会发展需要
        现代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全方位的人才。机电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机电专业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掌握和理解一些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但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的培养还处于传授专业知识的阶段,不能满足本专业相关知识传授的要求,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2中职学校机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大力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通过招聘会的形式,从新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具有较高操作技能和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机电类毕业生;通过相关培训,使他们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实践能力。(2) 留校的传统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选派技术过硬、作风朴实、素质优良的机电专业人才留校任教。安排优秀、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培训。(3) 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最常见的教师招聘方式之一。对外就业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接触到与教学无关的知识,而且能了解机电企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机电类专业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在实训课程中注重职业素质培养
        现在,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事业单位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高学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已成为招聘的标准。为了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学生的就业率,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职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其成为实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对培训课程的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训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提供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其个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
        2.3创新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要不断创新,摒弃落后的专业知识,引进新的专业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中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确保教师传授企业最实用、最先进的专业技术。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内容和顺序安排上进行合理调整。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系统地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要细化、恰当,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时刻准备着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
        2.4加强机电教师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机电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机电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机电教师进行技术研究会,使他们能得到更多的教学灵感,教师通过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从而学到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效率,邀请机电工程专业的专家授课,传授新能力、新技术、新技术、新知识。
        2.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阶段,绝大多数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以有本事、维持未来生活为目标,并不是因为对机电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只想尽快拿到毕业证,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另外,一些中职学校教师一直采用教学方法,导致机电专业的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一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严重时甚至放弃,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在学习中。因此,作为一名机电专业教师,我们应该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全方位地关心和尊重学生,进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学习是一种享受。通过移动终端、网络平台、各种形式的富媒体、体验式AV/AR,生动地诠释枯燥的技术原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使他们认识到,只要愿意付出,终有一天,我们就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3结语: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放在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熊辉.中职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88.
[2]刘敬斌,刘苗苗.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